關于精神病人的法律_精神病犯罪如何判?
特邀律師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法律上一直對未成年犯罪和有精神疾病的犯罪人持寬容態度,不可否認這非常“人性化”,但法律的莊嚴不容踐踏,在法律面前應該人人平等!
這讓我想起了2017年武昌火車站殺頭案,22歲的犯罪人胡潤東因為熱干面漲價問題和面館老板發生沖突,從而失去理智持刀將老板殺害,手段及其殘忍,這是故意殺人。
被捕后胡潤東要求做精神鑒定,結果顯示嫌犯系精神殘疾二級,司法鑒定意見顯示,被鑒定人胡澤東應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
他父親也證實了這一點,最后只是被判了死緩,如果沒有精神疾病的話那么就是死刑立即執行了。
但是我們從許某的言行舉止沒有看出來他有精神疾病的跡象,遇事冷靜,心思縝密,日常生活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的舉動,所以他將會得到法律最嚴厲的制裁。
退一萬步講,如果許某真的被鑒定有精神疾病,那么非常遺憾,他也會和上述案件一樣只會被判死緩,這是我們不愿看到的結果,但法律終歸有他的合理性,我們都要遵守,這樣社會才能有秩序的發展下去…
國家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關于精神病患的犯罪的刑事責任能力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關于精神病患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等、勞動部1994年(勞辦〔1994〕214號)《關于精神病患者可否解除勞動合同的復函》文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精神病患者犯罪問題的復函》(法研字第5674號)文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精神病患者犯罪問題的批復》(〔78〕法辦研字第17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夫妻一方患精神病另一方提請離婚可否批準問題的批復》(1953年的)、勞動部《對《關于患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解除勞動合同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1995〕1號)、《關于精神病患者可否解除勞動合同的復函》(勞辦〔1994〕214號)、《關于患有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醫療期問題的復函》(勞辦力字〔1992〕5號)、最高人民法院1953年的《關于一方患精神病另一方提請離婚可否批準的問題希參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指示審慎處理的復函》
如果的確肯定是“精神病人”傷人,其本人因“無行為能力”,無需承擔經濟賠償和法律責任。
但可以向其監護人尋求民事賠償:
其監護人按順序說,第一是其配偶;
第二是其子女;
第三是其父母;
第四是其兄弟姐妹;
如無直系親屬,可向當地政府比如村委會或居委會申請賠償,也可以向當地公安部門提出賠償。
因為根據201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上述人員和機構有監護精神病人的義務。
精神病人肇事肇禍,系他們監護不當所致。
如果病人是在住院期間肇事,那醫院就有監護責任,可以要求醫院賠償。
《刑法》第18條規定的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精神病人發病時的犯罪,才不負刑事責中,“法定程序”是指具有法定資質的精神病鑒定部門,受司法機關、社會團體或犯罪人家屬、監護人授權委托的代理人、辯護人委托,依照具體規定和程序鑒定并作出結論。由委托人提供經司法機關核實確認后,作為人民法院定罪量刑的依據。對此需說明這并非是唯一依據。享有裁判權的人民法院仍須依法結合案件事實、證據、情節進行綜合評判。
在偵查、起訴、審判程序中,經常遇到有不少精神病人的家屬、監護人、以犯罪人是精神病患者、曾患有精神病、曾有患病家族史、曾懷疑或醫治過為由,要求鄉村、街道及社會團體和鄰居出證證明犯罪人犯罪時患精神病,以圖從輕、減輕或免除刑事處罰。這里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未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證明,因無法律效力而不應采納,對此類精神病人的犯罪,仍應依法判處。
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
正確適用該條規定應具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
2、精神病人犯罪時必須是正處于發病時;
3、完全喪失辨認或者自控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
對鑒定確認的精神病鑒定結論,人民法院仍須依照刑事訴訟法證據規則進行審查,作出正確的判斷,確認采信與否。核心是查證精神病人犯罪時是否處于發病期間以及是否完全喪失辨認或自控行為能力,就要對案件通過審判進行全面綜合評判。
刑法總則第18條第三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在具體司法實踐中正確理解和應當把握的仍是精神病人犯罪構成的要件,其中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自控行為能力,可以理解為部分喪失辨認或自控行為能力,這是適用本法條的主要條件之一。對此類精神病人的犯罪,在處罰規定上的主旨是應當負刑事責任,刑法規定的從輕或減輕處罰,是“可以”而不是“應當”的限制性規定,也就意味著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是應具備前提條件的。
刑法第18條第二款規定,“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應全面理解為對間歇性精神病人在未發病時的處罰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與正常人并無差別;其二法律明文規定的可以酌情從輕、減輕處罰。根據當前精神病患者比例多為或多或少醫治過的客觀實際情況,間歇性精神病人的比例在精神病人患者中占相當大的比例。
根據我國刑法第18條第一款的規定,應理解為對精神病人犯罪經人民法院判決不負刑事責任的,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進行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