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員工簽勞動合同的處理_公司與員工不簽定勞動合同是否合法?
特邀律師
這個問題應該區分實際情況的。
1.如果去一個公司應聘就職,公司和勞動者之間是有實際存在的勞動關系。注意是叫做“勞動關系確認”。
2.先明確一下:中國目前的企業退休制度是男60歲,女50歲(非機關、事業單位)。
3.如果你想去一個公司工作,但是你沒有到退休年齡,公司又接收了你,不簽訂勞動合同,那么公司的行為顯然違背了勞動法。應該怎么辦?說實話你可以離職,你這樣耗下去是不是想拿經濟補償呢?如果這樣的話,你是干不長久的。勞動合同法規定,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這個期間工資雙倍補償,具體你干多久,這是未知數。
4.如果你已經過了退休年齡,公司可以與你簽訂“協議”,并不一定是人社局統一版本的勞動合同。另外,過了退休年齡的人員,不享受相關勞動法的保護。雖然說的比較直白,可以理解為國家認為退休人員已經享受了“退休待遇”,即使你實際沒有。這個你可以在相關條文和律師事務所得到證實。
這個公司根本就不是一個正規的公司。如果不和員工,簽定勞動合同,如果出現了征議,和事顧等等問題安什么依據處理。那就的習留糊涂的處理嗎。那肯定是甲方占有事了,員工還能怎嗎辦。如果你想跟,樣的單位上班嗎,最好是一天一次開工錢,干一天說一天,能干責干,不能干了就近快走人,另去尋求工作吧。我說的對不對。請你看看,大家朋友們,怎么評論的吧,謝謝。,,,
其實,不簽訂勞動合同,不辦五險一金,對于員工來說未必是壞事,對于單位來說也未必是好事。當下中國很多的小企業,為了節省自己的用工成本,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不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公積金等,甚至有些單位讓勞動者出具自愿不繳納社保的書面材料,否則不予錄用。
表面上看,單位的確是省了一筆錢,以上海為例,單位如果按照正規的流程辦理用工,以員工合同0工資5000塊為例,單位實際的用工成本在7000左右的。員工在繳納三險一金后實際到手只有4100元左右,而單位在繳納員工的五險一金后,除去給員工的5000塊,還需要另外再繳納近2000元,因此很多單位是不想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同時,有些單位為了自己用人方便,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這樣一來可以在不想繼續用人的時候隨意開除員工,如果員工無法證明與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那么就無法拿到相應的賠償。
前面為什么說對于單位來說不一定是好事呢?因為如果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那么一旦勞動者就此事提起勞動仲裁,并且能夠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與單位間存在勞動關系,那么單位是要向員工支付雙倍工資的。當然雙倍工資最多支付11個月,同時還存在一個時效的問題,就不展開來說了。至于不辦五險一金,如果員工通過勞動仲裁確認與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那么員工是可以向社保部門提出讓單位補繳社保的。而且,根據實務當中的大量案例我們可以知道,不辦五險一金,一旦員工在工作當中受傷,經社保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后,所有的費用及工傷保險待遇是要單位承擔的。有些單位會覺得自己的工作環境很安全,員工在工作期間并不會受傷,所以心存僥幸。但是不要忘了,工傷認定的標準當中還有一條是上下班途中發生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這是單位無法控制的,一旦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了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一經認定為工傷,單位還是要向勞動者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
解釋了這么多,說到該怎么辦,答案想必大家心里也清楚了,當然是按照法律辦了。該簽合同簽合同,該繳納社保公積金繳納社保公積金,勞動者和單位都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對于勞動者來說,勞動關系無法確認怎么辦呢?對于單位來說,一旦發生工傷事故,一旦確認了與員工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呢?所以還是那句話,按照法律來,誰都不吃虧。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勞動文本由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各執一份,也就是說員工自己要保存一份。即便是勞動合同變更,雙方也在各執一份。但是如果勞動者簽訂是集體合同,可以由工會代為保存,沒有工會的,由代表人代為保存。
但很多情況下,一些部位的員工往往不愿意自己保存勞動合同,一是怕弄丟了,二是覺得信任單位。
比如我們這樣的國企單位,大多數員工都是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一般情況下,員工不會主動離職,單位也不會輕易辭退一名員工。因此,勞動合同簽好之后,給員工,員工都嫌自己保存著麻煩,怕丟了,平時基本上也用不著。所以我們的勞動合同都保存在人力資源部的檔案柜里,員工也很少有人來查閱。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一條也規定,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雖然說如果單位不給員工勞動合同,如果造成損失或損害,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就實際工作中,這個損失或損害很難確定,勞動者也不好取證,如果有糾紛,可以從其他方面進行賠償。
如果遇到把勞動合同交給員工,員工自己不保存的情況,單位為了規避自己的責任,要說服勞動者自己保存。說服不了的,讓勞動者簽字,證明是自己委托單位代為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