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18周歲后父母離婚_子女成年之后父母再離婚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特邀律師
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但特殊情況下父母仍應當對成年子女承擔必要的撫育費。《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yǎng)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12、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2)尚在校就讀的;(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遇到子女成年后父母再離婚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子女是會同意的。因為這時,他們已懂得了對父母的尊重,也希望父母離婚后過得更好一些,不必再繼續(xù)受到子女的牽拌。
現(xiàn)實中,子女在上了大學后,父母才會離婚的情況有很多。少數(shù)情況下,子女是不贊成父母離婚的,這主要是由于父母中的一方收入較低或無什么收入,離婚后,子女會擔心貧困父母可能面臨生活、醫(yī)療等很多問題、很多困難,擔心日子不好過,所以會反對父母離婚。
父母在子女成年后離婚,說明父母早已有了離的念頭,只是為了更好地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更好地養(yǎng)育孩子才沒有離。如果未離婚前父母在家里很少吵架,那么他們確實算是做的比較對的,孩子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中得到了比較健康的發(fā)展,尤其是對孩子心理上的健康發(fā)展。但這樣,只是苦了父母自己而已。如果在未離婚時父母在家里就到了經(jīng)常吵架的地步,孩子不僅在家庭中沒有得到什么好處,反而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影響極大、危害極大,對孩子來說,倒是不如早離了好。
父母離婚后,未成家的成年子女會面臨一個暫時跟誰住的問題。就一般情況而言,都會選擇跟母親居住,除非母親有大過錯孩子排斥她而不愿意和她住。在與母親居住到自己成家前這段時間,子女從內(nèi)心里是不希望母親再婚的,因為那樣他(她)會感覺到自己在這個家里是個多余的人,遭到了遺棄,心里有失落。只有自己成家了,他(她)才不會在乎母親再婚的,當然,母親要是不再結婚,他(她)更愿意接受。對于與父親一塊兒生活的子女,想法與此基本一樣,但對父親在他未成家之前再婚好接受一些,這可能跟父親是一家的頂梁柱這一傳統(tǒng)觀念有關。子女已成年,一般都會照顧父母的情緒,生活中都會兩頭跑。
這樣的子女,在父母再婚后,也面臨一個如何與繼父母共同相處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子女要學會尊重、禮貌、公平、勸和、少摻和幾點。子女在繼父母面前一定要有禮貌、夠尊重,否則親身父母會很尷尬的,也極易導致他們之間產(chǎn)生新的矛盾。另外,對于他們之間發(fā)生的矛盾要盡量公平地予以評價、勸和,而不是偏向親生父母瞎摻和,防止矛盾激化。只有這樣做,子女在成家前才可能度過一段不遭人嫌的、安穩(wěn)的日子。
如果父母離婚后再婚,而自己家里還有比較健康的爺爺奶奶,那么子女也可跟他們一起生活一段時間。這樣的話,由于都是有血緣關系的親人在一起,子女更能快樂而不用看人臉色的生活,這也是最好的。
回頭看,父母離婚、再婚對未婚前的子女來說是不是影響挺大的?對未成年子女來說,影響就更大了。所以,男女結婚要慎重,離婚、再婚更要慎重。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18歲肯定也是接受不了,但相對10歲以前要好多了,孩子成年了,習慣和性格都養(yǎng)成差不多了,有自己思維模式了
1,父母離婚后,對其子女仍然有撫養(yǎng)的責任2,對于雖然成年但在校讀書的子女,父母有負擔能力的,應該負擔必要費用3,《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yǎng)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相關規(guī)定: 12、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2)尚在校就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