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己做決定_如何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特邀律師
今天剛寫了一篇關于如何緩解高三學生心理壓力的文章,可以點開看一下,希望可以幫到你。
關于哪些事情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1.學習方面:
高中生的學習基本上已經脫離家長掌控了,網上有句話說:“小學生的家長最有脾氣,因為孩子會的他都會;初中生的家長開始焦慮,因為開始有他不會的出現了;高中生的家長最無力,因為他發現自己只能負責后勤了”。所以,高中生的學習家長可以放手給孩子了,即使家長可以輔導,也建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安排,自己去做,但是需要家長給孩子提供適合學習的學習環境。
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上網課,家長們都極度焦慮孩子的學習,但不建議家長采取內松外緊的方式盯著孩子。家長不妨鼓勵孩子遇到問題時多與老師,同學溝通,這樣比防范效果會更好,親子關系也會更融洽。
2.生活方面:
高中生已經初步具備了生活自理能力,但由于學習方面花費的精力較多,這方面需要家長傾注更多的精力。穿衣就放給孩子做吧,出行需要適當的關注一下。
3.交友方面:
交友方面不宜完全放開,但更忌諱關注過多,家長要學會智慧的處理可能會出現的早戀現象。
以上是我想到的一些方面,歡迎大家討論。如果有所啟發,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謝謝!
我會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但是孩子要學的太多,我就讓他在其中挑了兩個。學太多他精力來不及,而且學那么多也不能保證他都能堅持。所以在興趣班的選擇上是以孩子為主,但是有我的引導和建議。
在家帶孩子對于我來說失去最寶貴的是自我,整日圍著孩子轉,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有自己的朋友,沒有自己的生活圈,每天生活的重心都在孩子和老公身上,女人理解男人一個人在外工作的苦,男人也要理解女人在家帶娃的累,互相體諒吧,有時自己老公都不理解你的辛苦,是最讓人心寒的,工作回來就叫累,家務活不幫忙,娃也不帶,不是沙發躺就是廁所蹲,遇到這樣的情況心里總是在想要這個男人干嘛?自己給自己找苦么?現在女人真的是很不容易,要會賺錢,做家務,也要帶娃,男人是找來給自己添堵的么?
女人其實最需要的是自己老公的安慰,即使你工作回來不幫忙,但是有時說幾句安慰的話一般女人聽了也會很開心,但是事與愿違,會說的沒幾個吧?什么是家?一家人朝著一個方向共同努力創造的幸福,那才是家,心都不在一起了,意義又何在呢?
父母幫孩子做決定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父母過多的幫孩子做決定,會讓孩子產生依賴,無法獨立。
在中國,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以過來人的經驗去教育孩子,但殊不知,時代在發展,認知格局也在變化,當孩子在不斷接收信息時,是需要自己做出理性的判斷的,父母做的決定,不一定就適合孩子的成長。
有研究表明,父母總是替孩子做決定,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常常缺乏判斷力和選擇的能力,而且缺乏責任感。因此建議父母多把做決定的機會交給孩子,讓孩子從做決定中培養獨立的能力,享受自我成長的快樂。
在對女兒的教育過程中,我已經會遇到當孩子與自己的意見相左時,我往往想要讓孩子聽從自己的建議。但是女兒往往會跟我唱反調,你越是讓我往東,我就越往西,偏不聽你的。后來慢慢發現,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在一些小事上,讓孩子自己來做決定。
對于孩子成長來說,最重要的事責任與擔當的培養,去讓孩子做決定,要讓孩子去學會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也是成長中很重要的一個課程。而且,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有助于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避免過度依賴。所以,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在能力范圍內自己做決定,必要時給孩子一定的指導。
謝邀
首先要看是多大的孩子吧 孩子是否有自控力 如果孩子有正確的零食習慣 且正餐飲食正常的話 可以試試讓孩子自己決定零食 否則還是家長掌握為妥 因為多數孩子真的沒有足夠的自控零食的能力
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相信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在這方面加以重視,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事,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走向獨立。因為培養孩子最終的目的就是讓他(她)學會基本生活獨立能的技能,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學會自我保護,學會動腦思考,擁有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直至離開父母而獨立走向社會去發展。
那么怎樣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下面我結合多年好習慣好品質培養研究的經驗給家長一些建議供參考。
家長要擁有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觀念意識,不要總做孩子的保姆。
我們都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觀念決定意識,如果你想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意識,那就必須要將意識化為實際行動,而在這方面有很多家長做的不夠好,動不動就放棄了自己的堅持,不管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幫助就替孩子做事。為了解決立場不堅定的思維怪圈,我給你幾招來試試吧。
1、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為全家人的行為準則。一般家庭里,老人最容易破壞這個準則,需要年輕家長要在平時做老人的思想工作,讓老人清楚現在如果總是替孩子做事,就容易讓孩子養成懶惰的壞習慣。如果我們都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反而會讓孩子減少對大人的心理依賴,慢慢養成下意識做自己事的好習慣。當然,一定要列出做事清單,明確具體做人才可以確定責任喲。
2、圍繞一日生活,有步驟教孩子學會做事方法。如果你細細觀察孩子的一日生活,會發現幾乎每天都在重復同樣的事情,如起床、穿衣、洗漱、吃飯、洗碗、洗衣服、戴表、上學、寫課外作業、午(晚)睡等。所有這些小事,都需要家長手把手教孩子,并且是有步驟去教,只要孩子學會了,就必須堅定地告訴孩子,現在該你自己獨立去做了。請注意,如果孩子學會做某件事,大人就不要再替孩子去做。
3、給孩子灌輸相互協作的概念,讓孩子不自私。曾經有些家長問我,說有時需要孩子幫助大人做一些事的時候,孩子會張嘴就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可怎么辦才好呢?我告訴家長,那就引入相互協作的概念啊,要教給孩子,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和別人相互協作的可能,誰能參與協合,誰會獲得他人的欣賞,誰就是出色的好孩子。當孩子加入協作的過程中時,經常給孩子一些肯定和贊美,會讓孩子從小不自私。
家長要引導孩子來觀察生活中的懶惰者,增強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從孩子幼兒期開始,如果家長認真觀察的話,你會發現孩子其實很愿意嘗試去做事,如嘗試自己拿杯子去杯水或奶,最初用手去抓飯吃,慢慢過度到學著用勺子吃飯,最后再學會用筷子吃飯。但是很多時候,大人卻剝奪孩子獨立動手的能力,因此,就需要引導孩子來觀察生活,看誰在搶別人的事情做,看誰在做懶惰者,從而增強孩子辨別能力。
1、鼓勵孩子自己發現做事目標。很多時候,大人之所以替孩子做事,并不是刻意想溺愛孩子,真正的原因是都極易忽視孩子找不到做事的目標,就如起床時,孩子很容易被窩里邊穿衣邊玩兒而磨蹭很長時間,家長一急就替孩子把后面流程包辦了。但如果你引導孩子發現做事的目標,將一個大目標分解成每一步的小目標,孩子很容易自己去做了。
2、讓孩子學會拒絕別人的不合理幫助。聰明的家長在給孩子灌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事意識之后,并沒有認為這就完成了任務,而是讓孩子把自己能獨立做的事列出清單來,如果有人替自己做,就讓孩子大聲說出來:“對不起,這是我自己的事,我能做,請讓我來,謝謝理解。”瞧,既文明禮貌,又讓孩子爭取到了做自己事的權利。
3、讓孩子學會問詢別人是否需要幫助。這和上面一點正好相反,教孩子學會主動幫助別人,這是做一個好心人的起點。但是要讓孩子明白一點,你幫助別人也需要發出請求,在別人允許的情況下才能出手相助。如果孩子做事能力真能發展到這一步,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可以說前面所有的努力你都獲得了回報。說明孩子已經眼中有活,心中有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家長一定要搞好安全教育,不要讓孩子勉為其難,防止發生危險。
有很多家長缺乏安全意識,也不會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就貿然撒手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事,而這卻往往容易讓孩子陷入危險的境地。如在家里用電設備,如果孩子不會安全操作,一不小心會觸電,如孩子在廚房做飯,很容易燙傷或燒傷,類似的案例每年都有多起發生。
1、家長要教孩子安全操作流程。在有些發達國家,很多家庭里都有安全操作手冊,厚厚的一本。分門別類將做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危險標注出來,這就最大程度減少了孩子獨立做事的風險性。盡管我們國家在這塊并沒有重視,那不妨從你的家庭里開始,自己動手制作安全操作手冊。有了這安安全操作流程,在有步驟教孩子做事時就可以融入安全教育了。
2、讓孩子主動匯報做事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一般來說,有些幼兒到了5歲左右,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就已經正式開始發展了,如果之前家長連續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這時就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在做事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需要及時向爸爸媽媽請教,千萬不要貿然自己做喲。這樣的規定是避免孩子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亂來,容易出事。
3、讓孩子去做安全防事故工作的講解員。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有些大人總是思維定勢,一味單向去說教孩子,這絕對不是做法。還應該逆向思維去考慮,如讓孩子在家里,在路上,在公共場合,在野外等環境下,做怎樣做自我安全保護,避免或預防事故發生。當你提出話題和目標時,稍加引導就可以讓孩子扮演起安全講解員的角色。
結束語:上面分了三部分給家長們提供了怎樣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可能會發現看似簡單的事,做起來并不是那么簡單,因為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貫穿孩子的一日生活。尤其是孩子獨處的過程中怎樣做自己的事情,避免一些風險的發生,這是家長必須要重視的問題。最后,我要強調的是家長一定要堅持不替代孩子做自己能做好的事,這是避免孩子學會消極懶惰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