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沒有受害人怎么判_詐騙案法院不通知受害人如何追臟?
特邀律師
律師答疑: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或者說問得不太好,法院判的刑事還是民事?我分析大概率是民事判決,是否構成詐騙還得看具體的案情。
詳細答疑:
為什么根據(jù)你的題目我能分析是民事判決?因為如果是刑事判決,法院的判決書就會有明確的定論,你就不會存在本案是不是詐騙罪的疑問了,你之所以有疑問就是因為這個案子走的是民事訴訟。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為什么本案走的是民事訴訟,沒有走刑事?
1、可能去報案的時候被警方告知不予立案,應當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2、有可能當時沒有想到走刑事。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警方其實已經(jīng)給出結論不屬于詐騙罪了,所以這個案子大概率也很難再刑事立案;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還存有一線希望,尤其是在民事案件中確認存在虛構事實的問題,通過這些證據(jù)去刑事立案還是有可能的。
注意:是否構成刑事上的詐騙罪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1、主觀上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2、合同中虛構的事實部分決定了合同目的無法實現(xiàn);
3、通過民事訴訟的手段無法追回財產(chǎn)。
現(xiàn)實中,有一部分的合同詐騙罪確實先走了民事訴訟,但是由于其缺席判決,在執(zhí)行過程中也無法找到本人進行執(zhí)行,案子實際屬于打了也白打,手里雖然拿著法院的判決書,但是追不到任何的財產(chǎn)。這個時候還是得依賴人民警察,通過刑事手段才有可能追回財產(chǎn)。
聲明: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歡迎關注陳律師,與您分享更多有趣的法律故事與精彩案例!
如明確是團伙犯罪,那就是見者有份了。團伙主犯以全部詐騙金額領罪,非主犯,則以參與的金額領罪。沒涉及金額的不等于無罪,例如搞后勤的,管打掃的,管電腦維護的。你不干活能白養(yǎng)你?
這種情況屬于犯罪中止。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4條的規(guī)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因此,本案應綜合考察當事人的行為是否對于受害人造成了損害,如果的確沒有造成損害,一般是應當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已經(jīng)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一般可以從輕處罰。
案例:某甲和某乙密謀詐騙某丙1萬元在前期詐騙基本得手,兩人到ATM機取款的途中,某甲意識到此舉是犯罪行為,中途偷偷離開,某乙獨自獲得贓款1萬元揮霍。后兩人被抓獲,法院判某甲屬于犯罪中止,從輕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某乙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
詐騙案,法院不通知受害人,其行為違法。你可以另行起訴,要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判決后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其財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