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養老保險提供哪些保障_社會養老保險包括哪些?
特邀律師


職工養老保險提供哪些保障?
備注:題主問:快繳完了,能得到的“職工社?!钡谋U?!
在崗職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后,企業為在崗職工繳納職工社保;職工只承擔個人繳費,享受“五險一金”。而職工社保繳費年限,國家《社會保險法》雖有規定,繳費年限為最低連續繳費十五年;只能滿足養老到齡退休條件,而其它險種有保險的階段性、時效性、責能性、制度政策性、……也許你繳足十五年后,只有養老保險有法效限;其它險種因你的停繳費,而失去了保障。
下面一項一項簡述一下:
一:職工社保
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企業為員工參加職工社保。繳納“五險一金”,個人承擔一部分a:養老保險
企業繳20%納入養老基金賬戶5才,個人從工資代扣8%記入個人社保賬戶。需滿足15年繳費年限,到法定年限辦理退休手續;男60歲,女年滿50歲。個人領取養老金到終后,其繼承人還可申請領取安葬費和撫恤金。
b:醫療保險
單位繳納9%納入醫?;鸾y籌,個人繳2%后社保返還個人醫保就診卡中,便于門診就醫購藥。但醫保要求職工,未退休前必須年年繳費;不能停。到辦理退休手續時,男滿足25年,女20年累計繳費年限;方可退休后享受醫療終身保障。達不到年限的,需續繳或一次性補齊。
c:工傷保險
為保障職工生產過程中,發生事故造成工傷者救治;有企業繳費參保,0.2——0.6%之間;繳一年保一年,后不續保或退還保險費。如造成傷亡的,按“國家職工傷亡、殘疾條例”給予一次性補償金,及撫恤金。
d:生育保險
單位繳納1%,職工免繳費;職工在工作中享受生育保險的照顧。此項繳費仍然是在職未享受,不退回;時效性保障。
e:失業保險
單位繳納0.7——1.5%,個人繳納0.3——0.5%;在企業辭退、解聘、倒閉、破產……時有單位或個人到社保申請領取失業金;繳費半年以上——一年可領取2個月失業金;最多24個月。未領取后工作仍然要繳納,有時效限;未享受保費也不退取。
f:公積金
單位繳納5——12%,個人相應繳納5——12%記入個人公積金賬戶;購房時可以申請領取,享受國家住房公積金費率優惠政策;未購房者,退休時申請公積金賬戶余額一次性領取。
以上就是“五險一金”簡述,供參考
2018年職工養老保險繳納10年以上有哪些保障呢?
在工作中,養老保險只繳納十年,并沒有什么保障,但是如果企業給職工繳納五險,非常全面,可以說從孩子出生到職工去世,都有相對應的保障;在企業上班的職工不僅僅是繳納養老保險,企業還應給職工繳納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這樣保障就更加全面了;
咱們比方說醫療保險,職工在看病的時候可以拿醫??床【歪t,一級醫院可以報銷95%左右;很大程度上可以為我們減輕一部分經濟負擔;
失業保險大家就比較清楚,就是在繳納滿一年后失業,可以領取失業金。一般失業金的領取標準都是按照所在地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來計發的,讓我們大連地區失業金領取標準一般在1600元左右,領取失業金并不是我們的目的,在領取失業金期間不斷繳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抓緊時間找工作,然后續接自己的社保;這樣才不會影響我們領取退休金;
五險中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是由公司全額繳納,個人不需要承擔繳納比例,只要連續繳納滿一年,職工就可以享受相應的保險保障;
有很多朋友在工作中從事一些危險性比較高的工作,在工作中如果出現工傷事故的話,可以進行工傷保險報銷,這樣避免出現工傷沒有錢醫治的情況;
生育不單單是針對女性,現在男性也可以進行生育保險報銷;
通過上面的詳細列舉,我們可以發現職工除了養老保險之外,還有其他的各種保障;這也是國家鼓勵我們年輕人要多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主要原因;
誰來監督管理職工養老保險制度落實情況那?
一般勞動保障部門,負責監督及管理企業社會保險關系繳納情況,如果簽訂了正式的勞動合同,企業沒有給職工繳納五險,我們可以到勞動保障部門進行調查。從而保證我們的合法權益不受損;
相信更多的職工繳納養老保險最關心的是,在退休后能領取養老金的問題;
要正常辦理退休養老保險,必須累計繳納滿15年,男性60周歲女干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符合以上條件才可以申請退休,并按月領取養老金;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作為我們最低的生活保障,當然是月領取的退休金越多,生活越有保障;
那今天就分享到這里,關于繳納養老保險的問題,大家有哪些不同的觀點,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退休后可以享受養老待遇。
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金,即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社會養老保險,現在應包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內的。而過去式,那是泛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無疑的,它是社會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體系的主體和樹干部分。具體包括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和單位補充養老保險,即企業或職業年金,以及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那是養老保險第一大支柱,又區分為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鎮機關事業職工養老保險兩大塊。它們在單位和個人供款的方式、比例,以及退休待遇的計發與給付辦法上,基本保持大體一致,主要分野是管理運作與基金籌集渠道,有所不同而已。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從上世紀九十年初起步實施,已建立健全并正常運行20多年了?,F在,全國企業單位存量退休人員已過億,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使用、管理與運營獨立實施,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基金積累超過五萬億元人民幣。退休中人基本養老待遇計發早已經歷了過渡期,計發辦法不斷完善,運行規范。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并軌改革,已進入了退休中人養老金重新核定的新階段。通過調整、完善,不斷探索,機關事業退休中人的養老待遇計發,正在規范有序地向前推進,退休中人全額養老金,替代“預發養老金”的目標,正在逐漸接近與實現。
感謝閱讀、關注并點贊!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其實對于單位給職工購買養老保險,主要就是按照社保法、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執行,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職工個人都要按照社保法的要求,去盡養老保險繳納的義務。依法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不但對于用人單位是強制性的,對于職工來講也是強制性的。
這種強制性體現在所有的用人單位在成立后的三十天之內,都要依法辦理社會保險的繳費登記,在員工入職的三十天內,要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的繳納手續,員工在和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形成勞動關系以后,就確定了用人單位必須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按照按繳費比例共同承擔繳費義務;作為員工來講,進入用人單位以后,也要依法履行繳納養老保險的義務,每月要從本人工資中按比例扣除個人應繳納的比例,這也是強制性的,即使和用人單位簽訂了放棄養老保險繳納的協議、或是承諾等,都是不合法的。
除了繳納養老保險這個規定是強制性的以外,對于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養老金待遇的享受,也是屬于強制性的。比如繳費基數的規定,單位繳費部分必須是按照職工工資總額進行繳納,個人必須按照本人實際工資進行繳納;繳費比例也是強制性,即用人單位承擔16%,個人承擔8%。用人單位不能把單位繳費部分加到職工頭上,增加職工的繳費比例,單位再有錢,也不能將職工應繳納的部分由單位來承擔;繳費年限的規定也是強制性的,只有最低繳費年限達到了15年,才符合辦理退休的條件之一;對于退休年齡的規定也是強制性的,即必須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對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也是強制性的,即養老金就是按照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來組成,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還有過渡性的養老金。養個老金的計算只能按照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余額、退休前上年度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退休年齡等綜合因素來計算,不能人為地增加或是減少。
2011年7月,隨著社保法的實施,社保法也就成了單位必須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的專項門法規,從以前的條例規定上升為國家法律,加上之前已經生效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構成對職工權益保駕護航的三駕馬車,也是職工維護自身的權益的主要法律依據,不管是用人單位還是職工個人,違反了社保法,勞動合同法,受損的一方都可以按照相關法律進行維權。
綜上所述,單位為職工購買養老保險,是按照社保法的規定履行的法律義務,這是強制性的,必須要執行,如果拒不執行或是執行不到位,就要受到社保法規定的處罰措施進行處罰。從繳納養老保險,到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過程,包括繳費基數的規定,繳費比例的規定,繳費年限的規定,退休待遇的規定,這個過程都屬于強制性的過程,在這個強制性的過程中不僅是指用人單位,對于職工也是屬于強制性的。
養老保險未來將是人們的必須配置的財務計劃。未來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是養老、醫療和教育。老有所養,將是人們必須要從年輕開始考慮的問題。我們有哪些養老保險呢?讓我們分析一下。
養老保險的種類
我國的養老保險目前分為商業養老保險和社會養老保險兩大類。
商業養老保險主要是各個保險公司承保的商業合同行為,受銀保監會的監督管理。
社會養老保險是按照我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由國家建立并實施的養老保險制度,目前由各級人社部門的社會保險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工作將納入國庫,有稅務部門承擔。
其實,除了這兩大類養老保險,還有一個中間的養老制度,叫做“年金制度”。企業的叫企業年金,機關事業單位叫職業年金,也屬于養老方面的制度,但不屬于保險。
在養老體系建設方面有三根支柱。第1支柱是社會養老保險,第2支柱是年金補充養老制度,第3支柱是個人繳納的商業養老保險了。
商業養老保險的特點
商業養老保險是以個人購買為主,由保險公司負責承保。國家也通過試驗稅延型養老保險予以引導。其實保險的本質并不是積蓄,最終還是商業合同行為。
我們通過商業保險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個人負責繳納保險費,保險公司負責保障合同的履行。養老保險的保險合同不會因為保險公司的倒閉,而保險公司單方面中斷履行,會有新的保險公司而承擔相應的保險責任。如果沒有主動愿意承接的保險公司,那么銀保監會指定。
我們理財的含義則是,財產所有權只是借出而已,一般會按照約定贖回,絕對不會超出財產所有權給你支付。保險則是屬于消費行為,個人花出去的錢就是消費了,雖然有一定的退??赡?,但是要面臨著保險公司的各種費用扣除損失挺大。保險公司會在個人老去、去世等特殊情況的時候,有支付超出你原先支付的全部保費的可能。所以,我們經常遇到的情況就是退保會損失很大。
社會養老保險的特點
社保的最大問題是有國家操心,個人不用考慮太多。社會養老保險主要分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大類。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分為兩種,用人單位按照《勞動法》要求需要職工強制繳納的養老保險和靈活就業人員自由參加的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國家對所有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力,建立的一種福利性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被稱為福利型養老保險也是有原因的。繳費檔次非常靈活,最低只有一兩百元一年,如果是低保人員國家會代繳個人部分。國家還對個人繳費予以適當的激勵,比如說按1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0元,全部進入個人賬戶,形成個人賬戶養老金。除了個人賬戶養老金還發放基礎養老金全部由政府補貼構成。所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以政府補貼為基礎的福利性養老保險。但是待遇水平是按照國家財政實力來確定的,2019年7月的人均養老金水平只有162元每月。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現在大家認可度最高的養老保險,2018年底的參保人數是30104萬人,離退休人員有11598萬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最大特點是不考慮個人付出金額,而考慮個人付出的公平性以及社會穩定性。從2005年開始,國家15次連續調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2020年將是第16年。養老金水平有2005年的700多元,上漲到現在的近2800元。
總體來看,性價比最高的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適合于中低收入人群,有國家福利做保障。商業養老保險實際上是個人的補充養老保險機制,有助于無法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提供的養老保障水平不高的人員的保障。
提到這個問題,你只能參加靈活就業人員的保險,其中養老保險要交費,每月是581.2元,醫療保險要交費,每月是137.3元,共計是718.5元。交了養老保險的用途,如交夠15年的養老保險,男的60周歲,女的55周歲,辦理退休后,每月領取養老金,是終身享受待遇。如果退休人員死亡,有死亡待遇6個月,其中喪葬費3個月,一次性撫恤金3個月;交了醫療保險的用途,當月交,次月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交滿20年的醫療保險(廣東韶關),男的60周歲,女的55周歲,辦理退休后,終身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養老保險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它的實施具有以下作用:1、有力保證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于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2、有利于社會的安全穩定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對于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后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于社會的穩定。主要特點一是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二是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并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三是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通過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有利于新老更替,實現就業結構的合理化;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于社會穩定;能夠激勵年輕人奮進,提升工資標準,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從側面上促進經濟發展。養老保險領取條件:一般情況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需要具備三個條件:1、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2、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3、個人和所在單位依法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并履行了養老保險的繳費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