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超案再審結果_行政訴訟再審敗訴了怎么辦?
特邀律師
這是人在辦案,須然法律法規是統一,但人的思想不統一所以同一案件同一事實辦的案件有不同的結果,按法律規定是同一結果,所以往往就在這里會出現審判不公,在每一個刑事案件都是按法律對號入座的,犯的什么就用什么樣法律條款,這是必須對照法律,這就是定刑準確,量刑準確,裁判公平公正公開,這就是國家司法執法理念,這樣才不會出現冤假錯案的發生。
全國最高檢察院,全國最高法院,全國人大,中央政法委,都有人民信訪接待室處理法院檢察院裁決不公正問題,你要相信正義始終存在,只是該出現的時候沒有出現,遲來的正義也是正義,真假需要時間和真理來辨別。維護正義就需要有勇氣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這個是常時,你要記住人民政府屬于人民,黨是人民的黨。堅持公正是人民的權利!
一,山東版“呼格案”——張志超再審無罪,最近幾天被刷屏,再次點燃了群眾圍觀的熱情。
有人說這是邪不壓正,這是“正義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也有人認為,一個陽光男孩14年的大好青春,就此一去不復返,是另一例人間慘劇。
張志超的母親并沒有想那么多,她想的是“好多年沒給兒子買過衣服了,回家得給兒子多買幾件像樣的衣服。”
甚至還告訴兒子,要“放下仇恨”。
但是,一個16歲的少年,無緣無故生生被剝奪了14年最美好的青春歲月,能不恨嗎?
當然,有人會這么說——
看看呼格吉勒圖,再想想聶樹斌,張志超絕對是不幸中的萬幸。
呼格吉勒圖被改判無罪時已經被執行死刑18年,死時17歲;聶樹斌被改判無罪時他已經被執行死刑21年,死時21歲。
呼格和聶樹斌的家人,更是欲哭無淚,因為眼淚早已經流干了。
這,是且只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試問,面對無妄之災,又有多少成年人可以做到以德報怨?
更別說一個當時僅僅16歲的孩子,歷經14年煉獄般生活,失去了最好的學習時間,現在我們卻要他放下心中的一切怨恨,盡情享受當下的陽光。
也許,這個要求有點高。
二,以德報怨——對于傷害過自己的人,能夠做到原諒,甚至感恩的人,也有不少,畢竟世界這么大。
1.往遠的說,有南非總統曼德拉。
1964年6月,南非政府以“企圖以暴力推翻政府”罪判處曼德拉終生監禁,1990年2月11日,在監獄中度過了27年的曼德拉被時任總統德克勒克宣告無條件釋放,終于重獲自由。
1994年4月,76歲的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
白人,這片土地上曾經的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曾經無所不用其極,一旦失去了政權,許多白人都處于極度恐懼中,擔心黑人會趁機報復。
在一個黑人占多數的國家,仇恨裹挾下的報復,往往會是滿地血腥。
但曼德拉的胸襟,讓世界震撼。
就職儀式上,曼德拉邀請了在羅本島看守他的3名白人獄警出席典禮。
其中一個獄警名叫格里高,從曼德拉當選總統開始,恐慌就成了他生活的主色調,因為在羅本島,他曾用鐵鍬打過曼德拉,懷揣著忐忑不安的心,終于來到了就職儀式上。
曼德拉在介紹3名獄警時,他說,“今天有很多尊貴的客人,但是最令我感到高興的是,有3位跟我在羅本島共同度過艱苦歲月的獄警作為我的朋友也到場了。我年輕的時候脾氣暴躁,是他們3個幫助我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
儀式結束時,曼德拉又握著這3人的手說:“當我離開囚禁我的牢房,走向通往自由之路時,我突然發現,如果我不把仇恨、痛苦拋在身后,我將會永遠生活在監獄中。”
2.往近處看,有著名學者余秋雨。
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在那個極度動蕩的年代,在他學術生涯的最高光時刻,卻被無情的檢舉揭發、洶涌的輿論追的無處躲藏。
上海是傷害的發源地,那就“惹不起,就躲”——躲到了當時貧窮落后的合肥。
但是,傷害和輿論貌似自帶追蹤器,如影隨形,緊追不舍,即便跑到天涯海角都絕不會放過你,何況僅僅是幾省之隔的中原腹地合肥呢?
總之,惹不起,也躲不過。
最后,只得躲到“一心只顧向前(錢)看,兩耳不聞天下事”的深圳,畢竟那里是個新興城市,一切都在建設中,沒有那么多陳年舊事,沒有那么多勾心斗角。
但是,傷害仍然如期而至,有人說深圳的房子是市政府贈送的,因為他給市政府唱了贊歌。
面對如此不負責任的傷害和指責,魯迅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余大俠卻選擇了沉默。
但他并沒有死亡,因為沉默,加上時間,有時反而是另一種強大——無比強大。
3.不過,像他們這種高度的人,畢竟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我們蕓蕓眾生,多數是普通人,都缺少他們那種強大的心臟,以及寬闊的胸懷,當然也很難做到他們那樣舉重若輕,拿得起放得下。
當然也恰恰世人都不是如此厲害,才顯得他們很牛,也恰恰因為這個,才讓我們看到了如此絢麗多彩的世界,而不是千篇一律。
那么,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遇到這類千古奇冤,又該如何應對呢?
三,調整好心態,才有可能應對不確定的未來。
14年的時間,如果在農耕時代,眼睛一閉一睜,可能就過去了,出來一看,一切都沒有變化,天還是那么藍,沒有一點霧霾,犁地仍然靠牛,喊人只能靠吼。
但是,如今是個日新月異的時代。
14年前,手機還沒有普及,更沒有智能手機。
10年前,還沒有人知道微信是啥玩意,今天,30歲的張志超肯定還沒有搞懂微信究竟是個啥玩意。
5年前,抖音還沒有這么火,更沒有任何一個男人可以靠賣口紅,一年就掙兩個億。
這所有的一切,都撲面而來,而且是一次性到來,張志超,名字里有個“超”,但他不是超人,肯定會應接不暇,無法適應。
這,需要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培養起來良好的心態,也許會盡快的適應這個全新的升級版社會。
1.活下去,就是勝利。
曾經辦理過一起運輸毒品的案件,當事人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第一次見他時,給人感覺是毫無生氣,臉色蠟黃,氣色極差。
聽他介紹才知道,之前生活作息極不規律,喝酒抽煙不停,大魚大肉不斷,“三高”癥狀全有,隨時準備升天。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個老人的氣色越來越好,滿面紅光的,據他說,因為在里面生活作息極度規律,煙酒全部戒掉了(被動戒掉),葷腥都見不到,加上平時要練習寫字、背誦古詩,也很少胡思亂想,最后,“三高”癥狀竟然奇跡般的消失不見了。
可見,不管在哪里,有一個好心態都是至關重要的。
2.快速的充電。
多數人,一旦涉嫌刑事案件都會心灰意冷,在看守所也好,監獄也罷,都是過一天是一天,消磨時間而已,很少會考慮未來,更不會給未來做準備。
例外也是有的。
我就曾遇到過這么一位。
當事人,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罪,他在看守所里。非但不覺得無聊,反而覺得這是一段極好機會,可以心無旁騖的學習。
每次會見,別人都是讓家人送煙、送錢、送照片,這個當事人絕對不走尋常路,他只要書,每次都是十幾二十本的要,而且都是高大上的上,經濟學、法學的、會計的,好多書我也只是聽說而已。
這種人,想讓他錯過這個時代的美好,應該是很難的。
3.心靜自然涼。
曼德拉曾說過這么一段話:
“要在監獄里存活下去,你必須要找到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滿足的辦法。例如洗衣服,使自己的衣服特別干凈,打掃走廊,使走廊上沒有一點灰塵。一個人在監獄外干大事會感到自豪,而在監獄內干小事同樣會感到滿足。”
任何一個人,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的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的做好一件事,那就更不容易。
其實,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能真正的做成一件事,實現一個目標,那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人,到最后,回首往事,一事無成,往往是因為目標太散,欲望太多,以致于不知道在何處發力。
靜下來,想清楚,再出發。
什么時候都不晚!
一切皆有可能!
法院受理再審申請3個月期滿沒有告知處理結果的,當事人可以電話詢問相關審判人員;經院長延長審理期限的,審判人員會一并告知。法院審判監督程序的每一項工作都有記載,當事人如有不理解的情況,可電話向法院詢問。
現行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是3+1的模式,即一審、二審、再審、檢察監督(俗稱抗訴)程序,按照你的陳述,案件已經再審完畢,此時你在法律框架內能選擇的救濟方式只剩下檢察監督了。
申請檢察監督沒有申請時間限制,但是現在最高檢針對這一問題可能會有改動,未來對于申請檢察監督也有期限限制。在目前尚無限制情況下,請盡快維權,到生效判決作出法院的同級檢察院申請檢察監督。
省省力氣吧,民告官,想贏?難如登天。之所以有所謂的行政訴訟,就是一幌子。
不知道你問題描述的是否準確,你所說的開庭究竟是再審審查階段的詢問情況還是已經裁定再審后的正式開庭?如果有本院提審或指令再審的裁定書,根據前述裁定書進行的開庭,則一般是按二審程序進行審理,則再審改判的機會一般要大于50%;如果沒有前述裁定書,則案件仍處于再審審查階段,是否啟動再審還是個未知數。如果知道這個法官的名字,我可以用大數據幫你查一下,這個法官再審案件的改判率。
行政訴訟案例無論是一審和二審,原告作為民要告作為官的被告,勝訴的概率是很低的,如果申請再審,想勝訴的可能性很小,要問為什么!這個問題還真不好隨意評論,我有行政訴訟案在二審等待裁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