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包括哪些作品_魯迅的作品有哪些?
特邀律師
《野草》中《立論》這篇作品寫了中國人的“哈哈主義”。《立論》是現代文學家魯迅于1925年創作的一首散文詩。后收入散文詩集《野草》中。
據魯迅回憶,某人一見人面,總是先拱手,然后便是哈哈哈。無論你講的是好或壞,美或丑,是或非,他是絕不表示贊成或否定的。總是哈哈大笑混過去。魯迅當時說: “我想不到,世界上竟有以哈哈論過生活的人。他的哈哈是贊成,又是否定。似不贊成,也似不否定。讓同他講話的人,如在無人之境。”作者有感于此事,寫了這篇《立論》。
魯迅的作品我十四歲在北京空軍總院住院時才得以接觸,那是一個病號看的《故事新編》,當時覺得寫的神神叨叨,不且實際,看了幾篇就不看了。后來看了電影《祥林嫂》,不錯,就又開始找原著。真正細看是七六年,那時已經二十六歲,在省石油勘探后勤工作,單位有一圖書館,因為處領導是十四級干部(準高干),那年代有些書是十六級以上才能“內部購買,內部供應”,我才得以看了魯迅全集二十卷。實話講魯迅的小說《孔已己》《何Q正傳》《狂人日記》《祥林嫂》的確是傳世之作,其它的不敢恭維!魯迅的雜文的確不錯,但他,翻譯的小說很糟,也可能和他的譯文主張有關一一他主張直譯,但一種文字脫離環境,語境,風俗習慣直譯真的不行!
我覺得評價一個人也一樣:魯迅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確很偉大,但不是每件事,各種主張都對,首先要正確認識魯迅,認識那個時代,魯迅一些主張,一些觀點,對中國人性的認識,到現在也不過時!
《野草》總的藝術特征是內斂的抒情的傾向,它所表露的是靈魂的“真”與“深”,是對于人自身存在的困境的自覺體驗與突圍,表現了人的生存矛盾與心理困惑:生與死,愛與恨、希望與絕望、存在與虛無的纏繞與掙扎。《野草》也呈現出主題的豐富性和不確定性,是魯迅情緒、情感、性格甚至整個內心世界各個側面的反映,它是魯迅從啟蒙的文化批判者向啟蒙后的戰斗者轉折過渡階段的心靈史
魯迅先生的作品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華蓋集》《中國小說史略》《且界亭雜文》等。
老舍先生的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貓城記》《離婚》《蛻》《文博士》《小坡的生日》《駱駝祥子》《正紅旗下》《牛天賜傳》等。
散文詩 集《野草》,小說集《吶喊》《彷徨》,歷史小說集 《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 ,原名《舊事重提》 , 雜文集《墳》等
《野草》是魯迅的散文詩集,收錄了魯迅在1924--1926年間的23首散文詩。1927年結集出版時有增寫《題辭》。這是魯迅在極為苦悶和彷徨時期寫的作品。就其題材而言各自成篇,彼此不相連屬,就情感情緒而言又渾然一體。抒寫了生活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希望與絕望之中的中國現代知識者的那種無可訴說的、無可排解的人生矛盾。置身于兩個時代之間,又分明不屬于任何一個時代的無所歸依的分裂感。是魯迅對當時社會的內向型自我反省。大多數作品都是作者自我主觀感情的象征性表現,還有對于各種庸俗傾向和反動統治的揭露和控訴。作者把深刻的人生哲理,獨特的人生體驗和豐富奇幻的主觀想象結合起來。作品晦澀難懂,象征性強,大量采用夢境的描繪。
一、悲觀的愛情心理
在《野草》中,很多篇散文詩都表現出悲觀的愛情心理。例如《野草》的首篇《秋夜》,這篇散文詩不僅是整個詩集的序,而且也代表了魯許之戀的開始。在前部分“棗樹的夢”以及后半部“小青蟲撲火”中,集中體現了魯迅對愛情的悲觀情緒。在這里,棗樹象征了魯迅自己,而棗樹做了“春后還是秋”的夢,小粉紅花象征著他的戀人許廣平,做了“秋后要有春”的夢,這兩個夢之間的矛盾是這篇散文詩的主線。秋代表了成熟和收獲,也代表了熱氣褪盡寒氣來襲。所以,在棗樹那個“春后還是秋”的夢中包含了層層的無奈與感傷,在這里,“秋”表達的是秋風秋雨秋煞人的意思。初戀帶給魯迅的不是甜蜜與幸福,而是消沉、痛苦與無奈,魯迅的悲觀情緒從棗樹的夢中清晰地表現了出來。小青蟲撲火有兩層含義,一種是不畏艱險,勇于前行,這是一種勇敢、有決心的表現;而另一種則是代表了滅亡,暗含這段愛情沒有好結局的意思,也是魯迅悲觀情緒的體現。
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感情不斷加深,但是隨之而來的矛盾也不斷涌現,《影的告別》用夢境的形式表現了魯許之間在愛情與家庭、情感與道德、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兩難境地,也表現了一種陷入矛盾的困境,無論是天堂、黃金,還是地獄、冤魂,都無法讓“我”留戀,只希望走出你的心地,在彷徨中獨自遠行,要在黑暗里沉沒,也許只有沉沒于黑暗,才能擁有那個世界的全部,這是一種為了愛情走極端的心理狀態,帶有強烈的自卑感。悲觀情緒一直困擾著魯迅,讓他的初戀始終處于被動,以至有《我的失戀》《求乞者》兩篇文章的問世。《求乞者》描寫了兩個乞討的小孩遭到拒絕,也隱晦地暗示“我”既渴望愛情,又害怕被拒絕,用盡了各種語言和方式去求愛,“追著哀呼、攔著磕頭、裝著手勢”,無論是語言還是行為,都無法讓他信任和放心,最后,這些方式都被他否定了,只能選擇毫無作為的等待方式去求愛,表面上是順其自然,實際上是初戀時那種擔心、害怕又有點自卑的悲觀愛情心理的體現。《影的告別》和《求乞者》創作于同一個晚上,魯迅喜悅和痛苦同時存在的矛盾心理自然流露了出來。《我的失戀》描寫的是求愛之難,魯迅與許廣平互贈禮物,魯迅回贈給許的禮物是冰糖葫蘆、貓頭鷹、赤鏈蛇和發汗藥,也許我們無法理解這些愛情禮品的含義,但是魯迅卻偏偏喜愛這些。讀者以為這些東西都是魯迅信口胡謅的,是一種惡趣味,而實際上,魯迅非常鐘愛貓頭鷹,愛吃冰糖葫蘆,發汗藥也是他常常要用到的東西,甚至赤鏈蛇都是他喜聞樂見的。這是沒有任何做作的表達形式,這些禮品與許贈給他的禮品形成了強烈的矛盾,魯迅在這里表現出害怕失戀但是又倔強地不愿低頭,最終只能是隨遇而安的愛情心理。這與《求乞者》中的“無所謂和沉默”遙相呼應,都是他愛情被動的體現。
《過客》與《希望》是這部詩集的發展部分,在這個部分,悲觀情緒已然不是主流心理,但是并沒有因此而隱退。《希望》可以說是一篇解說詞,在希望的開頭,魯迅用蒼老而悲涼的語氣、寂寞而無奈的心情向讀者解說了前面內容中彷徨、孤寂、苦悶和自卑心理的原因:“大概是我老了。”同時也感嘆那個充滿活力的年輕時期卻沒有甜蜜的愛情:“我的青春就這樣耗盡。”《過客》采用的是分身法,這是德國表現主義的手法,魯迅通過詩劇的形式,將“我”分成兩個“我”。魯迅在這里用過客和老翁來象征自己矛盾的愛情心理,魯迅用老翁來象征怕愛和放棄愛的糾結心理;兩個“我”在見面后只有幾句簡單的寒暄,然后就提出了三個非常直接的問題:你是誰?你從何而來?你將往何處去?這三個問題看著非常簡單,其實我們細想不難發現,這也是作者內心深處想要知道的問題,也是作者最不愿面對的問題,如棗樹的夢“春后還是秋”一般,深怕辱沒了對方,體現了強烈的悲觀愛情心理。
二、 對絕望的反抗
現代主義的文學色彩是《野草》的創作方法帶給讀者的第一感覺,然而這其中還隱藏著一個非常重要的精神命題,那就是對人生困境的揭示和對絕望的反抗,這是現代主義文學中永恒不變的主題。從哲學的角度去分析《野草》,那些在地獄邊沿盛開的彼岸花是魯迅悲苦人生的真實寫照,是對生存困境的揭示,是對荒誕命運的抨擊。而這種命運無論用何種方式,有什么條件,都無法改變,最終只能走向失敗。例如《影的告別》和《死火》都是采用夢境開篇的方式,通過夢境,魯迅預設了一個虛幻而現實的情景,在思想與現實的夾縫中找到一條探索生存意義的道路。在冰谷中,“我”與“死火”不期而遇,“死火”的兩難境地也是人荒誕處境的表現。如果繼續留在冰谷無所作為,那么就會被凍滅,如果跳出冰谷,重新燃燒,那么就會化為灰燼,無論是“無為”還是“有為”,結果都一樣,那就是滅亡。同樣,“影”也處在這樣的兩難中,如果留在黑夜,那么會被黑暗吞噬,如果走進白天,則會被光明消融。無論是黑暗與光明,帶來的只能是絕望。死亡在生與死的對立中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它強大到無法避免,但是對于“我”“死火”和“影”來說,仍然可以選擇,選擇什么樣的滅亡方式。明知會燒完,“我”依然要走出冰谷,盡情地燃盡自己,雖然結局是相同的,但是“我”有反抗絕望的權利,仍然可以選擇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去面對死亡。“影”選擇了黑暗,不再徘徊在明暗之間,也放棄了過去與未來的所有時光,在黑暗中“沉沒”,這是一種犧牲精神,是對絕望的徹底拒絕。魯迅選擇了承擔黑暗,同時也體現了自己的生存價值。
在魯迅的反抗哲學中,《過客》是最為經典的作品。魯迅筆下的過客,三四十歲的年紀,困頓而倔強,一頭亂發,眼光深邃而陰沉。這是一個孤獨的精神戰士,我們細看,仿佛看到了彷徨而孤寂的魯迅自身,蘊涵了魯迅更深的思考。啟蒙者注定是孤獨的,要想讓思想和行動不受任何的約束,那么只有孤獨。過客受傷了,血淌了一路,但是他拒絕了女孩施舍給他的一塊破布,拒絕喝人血來補充自己,他不想讓施舍束縛他的感情,成為他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在希望與絕望之間,過客從未放棄過抗爭。作品中,女孩是希望的象征,而老人則是絕望的代表,明知前方尸橫遍野,但是義無反顧,這也是魯迅本人的精神表現,在抗爭絕望的過程中,他們都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在生與死的對立中,在希望與絕望的抗爭中,生命的意義也自然體現了出來。魯迅的世界充滿絕望,而希望只是高懸于前方的一盞燈,那么所能做的也只有反抗絕望,才能走向希望。無論前面是荊棘坎坷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大步地走去。現實的荒誕給魯迅以絕望,而反抗則給予他希望,沒有人知道絕望的背后有沒有希望,只能是不停地走下去。在與絕望抗爭的過程中,人生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