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開機構_哪些政府信息要公開?
特邀律師


行政機關
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并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四)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五)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準;
(六)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準及實施情況;
(七)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八)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
(九)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
(十)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十一)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第10條)
市級人民政府
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還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城鄉建設和管理的重大事項;
(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
(三)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四)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況。
鄉(鎮)人民政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并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農村工作政策的情況;
(二)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三)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宅基地使用的審核情況;
(四)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五)鄉(鎮)的債權債務、籌資籌勞情況;
(六)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發放情況;
(七)鄉鎮集體企業及其他鄉鎮經濟實體承包、租賃、拍賣等情況;
(八)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情況。
在美國國土安全部(DHS)、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運輸安全管理局(TSA)以及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等機構未能提供關于他們如何在機場和邊境使用面部識別的公開記錄后,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正在起訴了這些機構。 周四提起的訴訟認為,公眾有權利知道這些美國機構如何使用面部識別功能,理由是擔心監視和隱私。
ACLU在起訴訴訟中指出:“在過去的幾年中,CBP和TSA在機場和邊境大大擴展了他們的面部監視技術的使用,引起了深刻的公民自由問題。”
TSA和CBP拒絕置評,而其他機構未回應置評請求。 ICE發言人表示,該機構無法對未決訴訟發表評論,但表示其面部識別功能僅用于調查目的。
ICE在一份聲明中說:“ ICE在公民移民執法中通常不會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ICE對面部識別技術的使用主要由國土安全調查(HSI)特工調查兒童剝削,人口販運以及HSI特工調查的其他案件?!?/p>
ACLU于1月9日向該機構提出了公開記錄要求,但在該要求的截止日期之前尚未收到任何記錄。該組織要求提供有關面部識別使用的文件,以及與航空公司和機場的政府合同,圍繞收集到的數據的政策以及對這項技術實際有效性的分析。 ACLU在訴訟中表示,公開記錄要求法律給機構30天的時間做出回應,但DHS,CBP,TSA和ICE當時沒有回應。
ACLU國家安全項目的工作人員阿什利·戈爾斯基(Ashley Gorski)在一份聲明中說:“公眾有權知道政府何時、何地、如何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以及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來保護我們的權利。這種不受監管的監視技術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自由社會,迫切需要民主監督?!?/p>
自2017年以來,DHS一直在機場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來跟蹤旅行者進出該國的情況,對超過2000萬人使用了面部識別技術。 該計劃至少在17個機場進行,CBP表示希望在2021年之前對 97%的出境旅客進行掃描。12月,CBP宣布將放棄要求美國公民通過面部識別進行國際旅行的計劃。
根據BuzzFeed News的報道,DHS已在機場以外使用面部識別,并從Clearview AI等公司測試了技術。ACLU已向該機構起訴亞馬遜提供的與面部識別有關的文件。 BuzzFeed News的一份報告還發現,CBP一直在未設置任何限制或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機場匆忙推出面部識別。五月份,該機構的一位官員說,它沒有數據可以在機場通過面部識別解決種族偏見。
一些立法者擔心面部識別技術會對公民自由和言論自由構成威脅,并已提出立法以限制該技術的使用。關于監視技術,仍然沒有聯邦法律,但是,ICE和CBP等政府機構一直在無限制地采用面部識別技術。
公眾也大多不知道該技術的使用方式或從其圖像中收集的數據如何受到保護。ACLU表示,它正在起訴,以便隨后可以發布該信息。 訴訟中指出,公眾“缺乏關于如何在機場和邊境實施面部識別技術的基本信息;CBP或TSA獲得的照片或'面部照片'如何被機場、航空公司、商業供應商以及聯邦、州訪問;這種面部識別技術可能無效,歧視和昂貴。”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各級政府部門主動公開的信息重點不一樣,《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九條 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第十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并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四)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五)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準;
(六)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準及實施情況;
(七)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八)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
(九)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
(十)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十一)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
第十一條 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還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城鄉建設和管理的重大事項;
(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
(三)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四)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況。
第十二條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在其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并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農村工作政策的情況;
(二)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三)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宅基地使用的審核情況;
(四)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五)鄉(鎮)的債權債務、籌資籌勞情況;
(六)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發放情況;
(七)鄉鎮集體企業及其他鄉鎮經濟實體承包、租賃、拍賣等情況;
(八)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情況。
公民可基于生產、生活、科研等需要向制作或保存信息的政府機關申請公開。
能夠當場答復的當場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15個工作日內答復,可延長15個工作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四條?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應當當場予以答復。
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權益的,行政機關征求第三方意見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期限內。
擴展資料:
依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方式:
1、現場申請。申請人可以到政府信息公開機構申請獲取政府信息,并填寫《申請表》。書寫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
2、網上申請。申請人可在重慶市南川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上填寫電子版《申請表》,在線提交申請。
3、郵件或(傳真)申請。申請人填寫《申請表》后,可以通過傳真、信函方式提出申請,通過信函方式申請的,應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