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衛與防衛過當的區別_假想防衛構成犯罪嗎?
特邀律師
用一句話詮釋故意傷害:明知(應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對方受到傷害,仍主動實施了傷害行為并造成了實際后果。關鍵詞:明知(應知)、主動實施、造成后果;排除項:防衛。防衛的判定很復雜,但假想防衛顯然不能屬于防衛,因為假想太主觀,無法進行客觀判定
一、假想防衛認定。“假想防衛”是指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對于假想防衛,應當根據認識錯誤的原理予以處理,有過失的以過失論,無過失的以意外事件論。假想防衛具備如下性質:(一)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二)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三)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二、假想防衛與事先防衛的區別:如果他人尚未著手實行不法侵害,行為人預先加以打擊,屬于“事先防衛”。如甲、乙在激烈爭吵之后,甲看見乙扛著鋤頭朝他家走來,便繞到乙的背后,一石頭將其砸傷或砸死。乙朝他家走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有不法侵害的意思,來打架滋事,但是乙還在路上,尚未開始實施傷害行為,不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甲屬于事先防衛,不成立正當防衛。另一種可能是乙根本無不法侵害的意思,不過是路過而已,那么,甲屬于假想防衛。
“假想防衛”是指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
"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給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
對于假想防衛,應當根據認識錯誤的原理予以處理,有過失的以過失論,無過失的以意外事件論。
一、具有如下特征:
(1)不法侵害事實根本不存在,行為人誤認為存在;
(2)行為人是出于防衛的意識,實施防衛行為;
(3)行為人防衛行為造成了無辜者的損害。
二、應負的刑事責任。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故意”。
防衛過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必須是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這里所說的“必要限度”是指為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防衛強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是指一般人都能夠認識到其防衛強度已經超過了正當防衛所必需的強度,也就是應當以防衛行為是否能制止住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為限度。
(2)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損害。這里說的“重大損害”是指由于防衛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人身傷亡等嚴重后果。
總之,在面臨非法侵害時,如果用較緩和的手段能制止侵害時,就不要用激烈的防衛手段;當侵害行為已經被制止時,就不要再繼續對侵害者進行傷害。否則,就可能超過正當防衛限度,變為防衛過當。
本人認為應該給防衛者多一點權力,多一點法律保護,才會減少此點的發生和發屬。大家仔細想想,防衛者基本上應是弱者。比如:小姓,小村,小宗,少人,……等會跑到大姓,大村,大宗,多人的地盤找事生非嗎?……所以正當防衛要在法律上多劃一條界條,多不產生防衛過……
行為人主觀上誤認為某一客觀事物是“不法侵害”,并在這種錯誤認識的指導下采取暴力手段加以防衛,對該客觀事物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即為“假想防衛”。
在實務中,假想防衛也時有發生,它的前提雖然是“假想”,即行為人的主觀推測,但這種推測應當有一定的客觀場景根據,是根據一般人的生活經驗與閱歷能夠合理推斷的,而不是脫離客觀放飛自我的主觀臆想。所以像有些被迫害妄想癥患者誤以為他人在侵害自己而實施的防衛行為,并不是刑法意義上的“假想防衛”,而仍然是一種故意傷害犯罪。
假想防衛在我國刑事實務中的認定原則,是由《刑事審判參考》第20輯的第124號案例“王長友過失致人死亡案”建立的審判規則:假想防衛不是故意犯罪。
該案例的主要事實是:
1999年4月16日晚,王入睡后聽到屋外有人喊其名字,起床查看時發現有人在屋外從窗戶玻璃缺口處伸手進來開窗,王打了一下該手,屋外的人抽回手逃走。王出屋追趕不及,就攜帶尖刀與其妻出門去報警,家中留有十歲的小孩。王報警歸來,發現自家窗戶處有兩個黑影(實際上是來串門的村民何、齊),王誤以為兩人是剛才欲非法侵入住宅者,又見兩人身自己走來,懷疑要襲擊自己,即持刀上前捅刺走在前面的齊,致齊血氣胸,失血性休克而當場死亡。
公訴機關以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指控,法院最終判決的說理理由比較簡單:
本案屬于在事實認識錯誤的情況下實施的假想防衛,其行為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應對假想防衛造成的損害結果承擔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其行為已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最終判處有期徒刑七年。
該案公訴機關提出抗訴,二審法院維持了原審判決。
(PS:作出這一判決的一審法院就是內蒙古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覺得這名字眼熟不?)
我國刑法第14條對“故意犯罪”的規定是: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根據這一規定,故意犯罪中的“故意”是對行為性質的認識,即能夠認識行為是“危害社會”。而假想防衛中,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認識內容并不是“危害社會”,因此支配他實施該行為的主觀內容僅僅是心理學上基于一個正常人的認知水平對“行為-損害”這種客觀上引起與被引起的邏輯認識,但不包含他對行為性質是“危害社會”的法律認識。
因此,假想防衛中,行為人并不存在故意犯罪的故意。它只可能成立過失犯罪。
在實務中,通常需要先審查“假想”的合理性,即行為人所辯解的錯誤認識,根據當時的客觀場景和一般人的生活經驗、閱歷,是否真的可能導致產生這種“錯誤認識”。如果存在合理性,則是假想防衛,如果不存在合理性,則是故意犯罪。
然后審查這一“假想”的內容是否存在過失,如果沒有過失,則只能認定是意外事件的無罪。但通常來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過失犯罪往往都有較為嚴重的后果(如過失致人重傷、死亡才要追究刑事責任),行為人在實施足以導致這一嚴重損害后果的暴力時,自然也有較大的注意義務,因此通常情況下都足以認定行為人的假想防衛是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注意到對方不是不法侵害,卻沒有注意。
只有極少數情況下,如客觀場景下行為人不大可能發現對方不是不法侵害(例:對漆黑小巷的單獨行人進行扮鬼、搶劫),或者行為人僅采取了輕微暴力,因其他介入因素而導致嚴重損害后果產生(例:行為人只是因普通人的應激性而伸手格擋、推搡,相對方因腳滑摔倒、自身體質、地上有石頭等其他因素而致傷亡),行為人才因不可能存在過失而不成立犯罪。
順便一提:
在理論上,假想防衛是事實認識錯誤中的一種表現,用我國傳統刑法的四要件理論來分析,它是對主觀要件上的法律評價,并無爭議。
但是放到德日階層理論中,假想防衛的爭議問題在于:“故意”內容在犯罪構成理論中的位置。
“故意”的位置之爭,最初在于它是責任要素還是不法要素。
傳統德國刑法理論認為故意是責任要素,后來隨著目的行為論的興起,主流觀點開始認為故意(過失)既是責任要素也是不法要素。
而更深層次的爭議是,一個犯罪行為的“不法”是由客觀上的事實決定,還是由行為人的主觀認知來決定。即“不法”到底只限于客觀上的“行為——危害結果”,還是包含了這個客觀內容與行為人對此的主觀認識;這兩者哪個是第一性的?
(再細說下去又要牽扯到行為無價值和結果無價值,不細說了)
防衛的成立要件有5個,違反這5個可成立防衛過當
1、起因條件 :面臨的侵害具有不法性、客觀性、現實性
2、時間條件:不法侵害的緊迫性和防衛的適時性;
3、意思條件:防衛者具有正對不正的防衛意識;
4、對象條件:防衛手段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
5、限度條件:防衛手段具有必要性和相當性
這個問題,拆開回答。先假設該正當防衛不為假想,這時,有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兩種情況,防衛過當構成故意犯罪無疑,當成立正當防衛的防衛過當都構成故意犯罪,則假想的防衛過當顯然也是故意犯罪。在防衛行為本身沒有超過應有限度,僅僅是需要防衛的不法侵害沒有發生,僅僅是行為人誤以為它發生的情況下,則如果行為人的錯誤認知是不可避免的,不僅對社會一般人而言不可避免,并且對作為特殊個體的行為人而言亦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應以意外事件處。如果行為人的錯誤認知對社會一般公眾或行為人本身而言是可以避免的,僅因行為人疏忽等主觀過錯導致此結果,則以故意犯罪處。
假想防衛和防衛過當才對。假想防衛是指,行為人的防衛對象不法行為沒有發生、甚至沒有著手準備不法行為,防衛對象的不法行為僅僅是防衛行為人的想象,假想防衛屬于違法犯罪行為,不屬于防衛行為,不能從輕處罰。防衛過當是指,行為人的防衛對象正在實施不法行為,行為人出于控制目的對不法行為人實施暴力行為,但暴力行為超出不法行為人不法行為所對應的必要限度,防衛過當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屬于防衛行為,能從輕或減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