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主體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_公共關系基本要素?
特邀律師
公共政策學主要包括五個基本范疇,即:政策戰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統的改進、政策評估和政策科學的發展。其內容,以公共部門管理問題的解決為核心,融合了經濟學、工商管理學、法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相關的知識和方法。 公共政策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是一個綜合地運用各種知識和方法來研究政策系統和政策過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實質、原因和結果的學科,以提供政策相關知識,改善公共決策系統,提高公共政策質量的一門學問。 學習公共政策學,可以培養五種能力:
1、掌握公共政策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
2、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模型路徑,掌握具體的決策與分析技術;
3、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體和途徑,了解我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歷史經驗、教訓;
4、運用現代公共政策原理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具備公共政策問題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規劃和抉擇能力,公共政策執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評估能力。
公共關系的基本要素。
(1)公共關系的行為主體是組織機構;
(2)公共關系的溝通對象是相關公眾;
(3)公共關系的工作手段是傳播溝通媒介;
(4)公共關系的過程是信息的雙向交流;
(5)公共關系的目標是為組織機構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
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公共關系指組織與公眾之間的傳播與溝通。人際關系指個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
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的聯系:(1)從工作內容上看,公眾關系中包含了許多人際關系。(2)從工作方法看,公關工作需要運用人際溝通的手段,要求公關人員具備較好的人際關系能力。良好的個人關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
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的區別:(1)公共關系的行為主體是組織,人際關系的行為主體是個人;(2)公共關系的對象是公眾,人際關系的對象是私人關系;(3)公共關系是組織的管理職能,人際關系是個人的交際技巧;(4)公共關系較強調運用大眾傳播,人際關系局限于人際傳播。
1、管理政策。以實施罰款、獎勵、禁閉等規章為重點,保證公眾對公共必需品的平等使用。
2、 分配政策。通過安排、部署各種公共計劃,達到全體公民都能享受使用國家天然資源及智力資源,并通過直接津貼和保險來分配財政資金。
3、 再分配政策。以滿足公民最低限度的物質需要為目標,把各種賦稅收入引向各種援助計劃。
4、立法政策。注意力在于運用它的權力和擁有的資源來改變整個環境。 公共政策作為對社會利益的權威性分配,集中反映了社會利益,從而決定了公共政策必須反映大多數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合法性。
公共政策主體是直接或間接參與公共政策全過程的行動者。可以分為兩類。(1)官方主體。主要有執政黨、行政機關、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在我國,除了前四者外,人民政協、事業單位、行政性公司、某些社會團體等都可以從“公”的角度參與政策制定和實施,成為政策主體。(2)民間主體。主要有公民個人、利益集團、智囊團。另外需要注意,公民個人可能因人大代表的身份成為官方主體;智囊團也可能是官方的智囊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