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成為股東的條件_怎樣才能成為公司的合伙人?
特邀律師


作為發起人股東,現在是實行認繳制,不論你現時出資,還是按約定的期限出資,總之得出資,起碼公司的帳面上得有體現,否則就是刑事問題;作為股權轉讓獲得的相應股份,原則上支付的對價可能是金錢,也可能是被認為是等值的權益,例如,有的人沒有出錢獲得的股權,俗稱“干股”,還有為激勵員工的股權期權,從感覺上都沒有實際的出資。
謝邀,改革開放4O年來,許多的私有企業似雨后春筍般地生長起來,其中不凡產生一些合伙型的私有企業,換言之,有多位大小股東合伙經辦的公司,那么怎樣才能成為公司的合伙人,具備哪些條件,本人膚淺認為:
1,合伙人應有開闊的經營思路,其中重要的是市場產品概念,不斷地創新意識,經常翻花樣,得以市場認可。手里有產品更好。
2,自身有一定的資金投入基礎,當然有較好的資金來源,預算相當數量的投入,促使你在公司有較主動的發言權。
3,看準合伙人朋友之間的人品及動機,目的是出于公心辦好公司。
4,合伙人有所專業才學知識,熟悉某方面管理經驗,如財會,設計研發,經營管理或生產加工技術等等,俗稱內行。
5,具有一定膽識與氣度,能提出設想,既有沖勁又能排除降低風險的能力,帶領一班人或在某領域攻克困難的勇氣。
6,關愛員工,通過自身努力,充分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使用多方面手段辦法將員工團結在公司周圍,形成一股合力即凝聚力。
如果合伙人中能具備上述條件,雖每個人不可能人人都是萬寶泉水,各人有各人的特點,但聯合起來就能形成一股優勢,萬事開頭難,運行中不斷總結,我想市場中合伙人創業辦公司,成功的例子也不在少數。僅供參考。
適任股東的員工特性:
KPI股東:因為職位業績優秀可作為股東的候選人
輔助股東:可以在公司獨當一面承擔某一板塊工作
主導股東:在公司的整體運營上,可以起良性主導作用
獨立股東:能夠獨立操盤一個公司,并保持公司可持續發展
因此,具備上述能力之一的任,可以作為股東的候選人,反之,則不能成為股東。
業績股東權力的約束:
1、成為股東前,必須提前定好進入和退出機制。將進入和退出機制形成書面文件,明確“權責利”,并蓋章和簽署,當職位業績不適合任職公司職位是,該股東可以自費深造兩年,兩年后若還是不能勝任該職位,則酌情減少股份;
2、中途退出者,只能享受當年的利潤分配,入股資金不能退;
3、中途減持股份者:A:按市值內部轉讓;B:當內部無法轉讓時,可以轉讓給自然人,但必須經原股東60%或以上同意;C:根據合作年限逐年稀釋完畢
資金股東權力約束:根據持股的數量依法享有相關的權力和義務
作為股東,不管是資金股東、技術股東還是業績股東,都必須出資,說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態度和決心。
如果是初創企業直接給員工股權的價值不大,因為員工在這個階段主要考慮的還是自己的收益,另外員工資金也有限,如果你不讓他出錢的話,他感覺股權來的太容易也不會珍惜,如果你讓他出錢的話他又拿不出太多的錢,所占的股份太少,起不到相應的激勵作用。所以建議先給收益權。那么這種收益權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種虛擬的股權,這種收益權可以是動態的,根據貢獻大小,相應的對這種收益權進行一些動態的調整。同時也給這種收益權在日后轉成正式的股權提供一條通道,當滿足一些必要的條件后這些收益權可以轉化為股權。同時如果這個員工離職了那么這個收益權也就將收回。
如果覺得對我的回答還滿意請給個贊同時關注一下我我會盡量回答大家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