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時公司給股權一般多少_小公司股權一般給多少?
特邀律師
謝謝邀請!
經營中的公司,有新的合伙人/投資人/股東加入公司,本身屬于很正常的情況。
在對新合伙人/投資人/股東的股權如何進行分配,要考慮投資人加入的方式、投資人投資額和投資人加入時公司的估值三個因素。
1、投資人加入的方式
對于公司而言,發起設立公司的股東,稱之為“原始股東”。
公司在后續的經營過程中,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導致投資人退出或加入公司,簡單的說,“鐵打的公司,流水的股東”(公司注銷或被吊銷除外)。
對于新加入的股東/合伙人,通常有兩種加入方式,不同的方式下,設計股權的方式有所區別。
(1)股權轉讓
舉個栗子:
假設,甲、乙二人共同成立一家公司,其中甲持股60%,乙持股40%。現投資人丙與股東甲、乙二人協商,按照100萬的價格(共計200萬)分別從甲、乙手中購買10%的股權。
完成股權轉讓后,甲乙丙分別持有該公司50%、30%、20%的股權。
在這個案例中,作為新合伙人丙加入公司選擇的股權轉讓方式,其持股比例取決于與轉讓方的協議。
(2)增資擴股
與股權轉讓不同,新的投資人加入公司并非是選擇從現有股東手中直接購買股權,而是通過“增加注冊資本”的方式投資到公司當中,即“增資擴股”。
舉個栗子:
甲、乙二人共同成立一家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其中甲持股60%,乙持股40%。現投資人丙,原因按照1000萬的投后估值(估值金額由投資雙方協商確定),投資100萬元,獲得10%的股權。
此時,公司注冊資本將由100萬增加至111.11萬,(丙投資的100萬元中,其中11.11萬進入公司的實收資本,88.89萬進入公司的“資本公積”)
PS:計算方式
假設,進入公司注冊資本的金額為X,則有公式:【X/(100+X)】=10%,計算得出X=11.11。
2、合伙人的投資額和投資時公司的估值
根據《公司法》相關規定,股東可以以貨幣、實物、專利、非專利技術、知識產權等能夠進行評估作價的資產進行出資。(《合伙企業法》規定,普通合伙企業的普通合伙人可以以“勞務出資”)
無論何種出資形式,最終需要進行評估或者協商確定投資價值,按照投資價值計算其股權比例。
(1)舉個栗子:
甲、乙二人共同成立一家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其中甲持股60%,乙持股40%。
假設該公司當前投后估值為1000萬元(假設數據),丙的投資額如果為100萬,按照該估值可以獲得10%的股權,如投資額為200萬,則可獲得20%的股權。
(2)接上例
假設丙的投資金額為100萬元,在標的公司不同的估值條件下能夠獲得的股權比例有所不同:
——假設公司投后估值為1000萬,丙投資100萬,即可獲得10%的股權;
——假設公司投后估值為2000萬,丙投資100萬,則只能獲得5%的股權;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不當之處,還望指正!好讀書不求甚解,尤喜武俠、推理,歡迎朋友們相互交流學習。
一般而言,按總投資折算成股份,新引進的資金占總投資的比例分配股份,這樣比較好吸引投資人?! τ谌魏我患夜緛碚f,怎么分配股權,一直以來都是公司的重要機密。一般來說,在剛開始創立公司的時候,合伙人一般都是按照出資的多少來獲得相應的股權的,一般股權的分配都比較明確,結構比較單一。但是,隨著公司的發展、利潤的不斷擴大,必然會在分配上產生各種各樣的利益沖突。因此,合理的股權結構是公司穩定的基石。
無論是預留還是實行股權激勵,這部分的股權比例不宜過大,10%至20%之間即可。
股權是一種稀缺資源??春霉蓹嗟娜送春玫氖枪疚磥淼膬r值。
但如果一開始就放出來很多股份,有合適的人才進來怎么辦?
想對上下游企業進行激勵怎么辦?
給出去的股份如何回購?
總之問題一大堆,不要一時沖動,而給你帶來數年的麻煩。
創業公司給的叫期權,核心團隊總額期權一般公司會控制在10%-15%左右,并實行分批成熟,假如給產品部門百分之五的期權,第一年成熟2%,后兩年1.5%,同時會有很多對賭協議,這個協議不僅能激發團隊的戰斗力,更能防止拿了股權不作為的行為。股權很重要,建議系統學習。
回答問題前,我們來看看最近很火的一個新聞:
2016年底,江蘇沛縣55歲的農民老潘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在一家公司擁有股份,而且還有一筆500萬的巨額貸款。
老人很郁悶,自己大字不識一個,也沒有能力去開公司,怎么會攤上這么大的一筆貸款呢?于是不去管他。為此,他還被法院判成了老賴。
三年后,法院再判決,認定當初貸款的擔保文書造假,裁定老人無責。這才還了老人一身清白。
你看,如果只是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在公司貸款時,有可能會承擔連帶責任,這時候,如果欠債不還,還有可能會被判刑。
更何況,你現在還要做法人,責任就更大了。
所以,我們可以分析下弊端:
一、連帶責任
就像上面舉的例子,老潘負有連帶責任。而且你自己也說了,老板征信不好,他和朋友合伙開的公司,為什么不讓他朋友或他自己當法人呢?有可能他早就想好了退路,或者根本就沒打算把公司做起來,而是賺一筆就放手,然后后面的事情就由你去處理。
所以,風險太大,還是不要為了這區區5%的股份而把自己搭進去。
二、一旦負債,自己將非常麻煩
如果公司負債,而且沒有償還能力,你就會受到牽連。因為從法律上來說,你是法人,責任最大,即使自己沒有參與經營,但是法律上的關系會讓你無法撇清關系。
有可能你會像案例中的老人一樣,成為一個老賴,不能貸款、坐飛機、乘高鐵,甚至會有牢獄之災,非常的得不償失。
說完了弊端,再來說說好處吧。
一、如果公司做成,而且你老板浪子回頭,有可能你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概率太小??催^《相愛十年》的朋友應該記得一個情節,鄧超飾演的肖然因為開公司而變得富有,當時他借用了同學陳啟明的公司,來注冊了一個商標,結果這個商標成為了名牌。
后來陳啟明落難,于是借著這個商標,向肖然討要了一大筆錢,總數達到幾百萬。
你看,還沒到股份的地步了,就憑一個商標,一下子就賺了幾百萬。
如果這個陳啟明擁有肖然公司5%的股份,你想想,他能有多少錢?
所以,如果你這個老板也像肖然一樣可靠,那么他會分你一杯羹,但是從你的描述來看,他應該不是這種類型的人,所以你憑借此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極小。
二、另一個好處,就是你有機會參與公司的發展
也就是說,相當于你老板花錢,你“坐享其成”的享有和參與了公司的發展,這對你見識的增長,以及將來的發展都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但前提是,你老板讓你參與其中,否則這一切都太虛。
總結來說,你這么做的風險非常高,弊大于利,最好不要參與其中,以免把自己害了。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干貨與成長心得。
該老板缺乏對股權的基本認知,容易犯常識性錯誤,最后為自己的錯誤決策付出代價:
1、股權與股份是有區別的。股權是所有權,退出難。股份是收益權,在職享有。華為的治理規劃就很到位。
2、如果收益不錯,員工一定會坐享其成,不需要太努力只等到年底分錢。
3、一次拿出50%來分配,很不合理。通常10-15%,已經不低了。可以根據員工貢獻程度與戰略規劃逐步授予。
4、股權本身可以留人,但激勵性不夠。激勵力度大的是股份,更大一點的是合伙人。
5、如果老板的目的是為了留人,先用股份激勵。如果是為了激勵團隊,就用合伙人模式,以增量收益權分享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