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不可抗力的解釋_不可抗力是什么意思?
特邀律師
(1)《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2)相關解釋并未對不可抗力做出具體規定,一般情形下,下列行為會被認定為不可抗力:1、重大自然災害,比如海嘯、泥石流;2重大社會非正常事件,比如暴動、示威;3、政府行為,比如突然的征收決定等。
小仙女都懂的,遇見他們就是最大的不可抗力。。。。。。。
對于該問題,全國人大法工委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復:本次新冠病毒疫情對當事人來說屬于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
如何適用
1.處理總則:
依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因為不可抗力導致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各方當事人的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處理細則:
但是,如果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合同之后,不可抗力才出現的,不能因此免除該當事人的責任。
注:合同的不完全履行本質上就是遲延履行,所以這個法條沒有將不完全履行納入其中。
另外,當事人一方因為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對于發生的不可抗力,該當事人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注:這是《合同法》在不可抗力出現之后對雙方當事人的基本要求。此外,不同的合同在不可抗力出現后還對雙方當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有如下規定:
在不可抗力發生之后,合同當事人均應當采取措施盡量避免和減少損失的擴大,任何一方當事人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導致損失擴大的,應當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責任。
《合同法》第94條規定,因為不可抗力導致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此時合同雙方當事人均對合同享有解除權,而且雙方當事人對于合同解除產生的損害均不用負賠償責任。但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除外。
注:一定要是不可抗力達到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情形,才會有以上措施的出現。例如甲乙約定甲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向乙購買游戲裝備,乙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收錢。那么這次的新冠疫情就不足以成為阻礙該借款合同履行的不可抗力,以上規則均不能適用。
結語
其實對于這種與雙方當事人均無法預見并無法避免的情形,無論是法律還是現實,都鼓勵雙方通過協商的方式確定合同接下來的補救措施,一旦協商不成,再適用法律規則予以解決,以此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評論加關注!!
《民法通則》和《合同法》都對不可抗力有著詳細的規定,但沒有規定哪些行為屬于不可抗力。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三條 本法所稱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擴展資料:不可抗力的要件有客觀和主觀因素。
1、主觀要件強調作為不可抗力的客觀現象的不能預見性,即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是判斷當事人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的關鍵因素,如果造成合同履行困難的客觀現象或致人損害的行為是當事人能夠預見到的,仍然一意為之,則按照過錯原則的要求來算過錯。所以,不可抗力的主觀要件就是指“不能預見”。
2、客觀要件強調作為不可抗力的客觀現象的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特性,即當事人無法對這種客觀現象的發生與否、發生程度等作出安排或處置,在某種意義上說當事人只能聽天由命。這些客觀要件中實際上也包含了判斷當事人主觀過錯的客觀因素,即當事人的能力不足以避免和克服那些影響合同履行或導致侵權行為發生的自然力和社會力的客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