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探視權怎么規定_夫妻離婚,離婚后如何行使探視權?
特邀律師
謝謝邀請;依照中國人千百年來血濃于親情關系習慣,特別是中國的老年人都有隔代親的心理愿望,祖孫之間的關系是永遠割不斷,爺爺奶奶呵護孫子,孫子心系爺爺奶奶,這是人之常情。
夫妻感情不和離了婚,已經給未成年孩子造成了創傷,但不能將恩怨繼續下去,人為的阻斷祖孫之間的聯系,這不僅是對孩子的又一個傷害,同時爺爺奶奶和孫子都成了無辜的受害者,這不是對一老一小太殘忍了嘛。只要是個活著的人,在良心上來說也過不去吧。
就如樓主所提;父母離婚以后,爺爺奶奶是否有探視孫子的權利這個問題,在法律上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有這個權利,也沒有這個權利。這就需要互相諒解,互相溝通了,在包容的前提下,人總是要講情的吧!
依據婚姻法規定,離婚的雙方有共同擔負起對未成年孩子的撫養責任和義務。同時還規定,對孩子有監護權的一方,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另一方來探視孩子的權利,也不能阻隔孩子探視父親或者是母親的權利。恰恰就沒有規定,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有探視孫子和外孫的權利,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依我說,要是爺爺奶奶想探視孫子的話,作為女方應該大度,就讓這一對祖孫見一面又何妨,前公公婆婆和孩子心里面高興,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嘛,多一個人關心孩子,對孩子來說,只有益而無害,又何必那么狠心,這還真成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了。
下面我要說的是,如果說離婚就是這對爺爺奶奶瞎摻和,硬要把小兩口攪黃的。如今離了婚,他們也滿足了心愿,使孫子失去了圓滿的家庭,又想看孫子的話,這就是貓哭耗子假慈悲了。女方拒絕爺爺奶奶探視孫子,我不僅同情女方,而且支持!
頭條不能罵人,我就不罵了。但是我想說,你們離婚是你們大人的事。小孩不管判給誰都應該要讓對方按協議探視,若一方剝奪了另一方對孩子的探視權,其傷害的不是對方,最傷害的是孩子,父母血親這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我國婚姻法規定了探視權,夫妻離婚了未和孩子生活的一方有權看望孩子,另一方要給予支持的。
1.法律雖然沒有明確規定多久可以看望孩子但是雙方可以協商處理,一周還是半個月的。夫妻做不成了但是孩子的父母,兩個成年人都要考慮孩子的身心健康并為之付出行動,一方不能因為離婚而阻撓對方看望孩子,這樣不利于親子關系的培養,孩子需要父愛也需要母愛。
2.如果一方不準對方看望孩子,對方可以到法院起訴。但探望權是人身權利又是家庭糾紛很難被強制執行,雙方有問題就要換位思考共同為孩子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3.一方如果平時對孩子不好,有虐待行為未和孩子生活一方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變更監護權。孩子身心發展不健康童年也會快樂,法官會根據孩子和誰生活有利于其成長為由將孩子判決給誰。
孩子的撫養費約定與處理
在雙方對孩子的撫養權達成一致共識的情況下,對于撫養費的給付問題,一般可以約定撫養費給付到孩子年滿18周歲,或可以獨立生活為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中的相關規定,“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也就是說,孩子在完成高中教育階段時,父母就沒有義務再對孩子進行撫養費的支付,但根據當下的實際情況來說,很多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甚至大學畢業后的一段時間尚不能完全獨立生活,父母資助的情況也相當普遍。一般來說如果在離婚協議中對撫養期限沒有約定的情況下,父母的撫養期適用于法定的高中教育階段完畢后。但如果父母約定支付撫養費直到孩子大學畢業為止,若乙方在孩子上大學后拒不履行,孩子也有權向其主張費用。
還有很多當事人,特別是女方希望對方一次性支付孩子的撫養費用,但根據有關司法解析和司法實踐來看,當事人的這種訴求一般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法院判決或調解一次性支付孩子撫養費的情況一般來說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方要求一次性支付;
另一方同意一次性支付;
另一方完全有一次性支付的能力;
不損害他人利益
也就是說,如果另一方不同意一次性給付孩子撫養費,法院很難支持一方一次性支付撫養費的訴訟請求
探望權的約定和處理
根據《婚姻法》的相關規定,離婚后不帶孩子的一方有探望孩子的權利,帶孩子的一方及其家人不得阻撓。但很多當時人在草擬離婚協議的時候,對探視權并不太重視,一般只約定了孩子歸某方撫養,對于探望的時間、地點、方式并沒有明確的約定,大致離婚后一旦產生爭議或矛盾,還要再次通過法院確定,大大增加了雙方的經濟和時間成本。
建議在起草離婚協議書時,對于探望權的約定這樣寫:
雙方婚生子/女 某某某(xx年xx月xx日出生),隨女(男)方生活,男(女)方于每月x日前支付撫養費xx元,直到獨立生活為止。男方每月享有x次探視權,在每個月xx日,根據子/女的意愿,在協議的地點(具體地址)探望子/女。如有特殊情況,探望的時間和方式再由雙方共同約定。
一般而言,不建議每個月探望的次數過多,如果探望過于頻密也會給雙方帶來 ,更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與學習。不妨等到孩子滿八周歲以后,聽取孩子的意見,再調整關于探望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