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是幾年_勞動法訴訟時效是幾年?
特邀律師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的規定就是督促當事人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體現效率。同時有助于收集相關證據,節約司法成本等等。仲裁庭處理爭議,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六十日內結束。訴訟審理期限。一般是六個月。期限的規定一般體現效率性,防止拖沓。 仲裁因為事先有約定,事實清楚,處理的時限可以不必過長,而訴訟相對復雜,需要一個較長期限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的程序。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回答:一年。
發生勞動爭議應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的訴訟時效為一年。若對勞動仲裁裁決不服的,可自收到勞動仲裁裁決書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若為終局裁決的,只有勞動者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目的: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時間及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于2007年12月29日通過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適用范圍:(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我多年從事企業法律顧問服務,HR法律風險防范是我們的主要業務之一。
關于你提出的勞動爭議糾紛時效問題,因為勞動爭議必須先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不服才有可能進入訴訟程序。因此,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之后才是訴訟時效的問題。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這是一般的規則。但是,要徹底搞清楚仲裁時效問題,還需要掌握以下幾點:
1.仲裁時效期間起算時間。《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看似簡單的一名話,但理解和適用起來,爭議頗多。“當事人知道”還好理解,比如你今天辭職,那么就應該從今天起算。“當事人應當知道”就不好理解了,什么是應當知道?應該舉哪些證據證明“應當知道”?這些都是問題。因此,作為勞動者一方,絕大時候是勞動仲裁的啟動者,我們建議及時提起勞動仲裁,畢竟一年的期間還是比較長了,不要拖出時效問題。
2.仲裁時效的中斷問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這是關于中斷的規則。比如:勞動者在仲裁時效內向用人單位發函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拖欠的工資,這就是“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又比如:勞動者到勞動監察部門、信訪部門投訴、信訪,就是“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還比如:用人單位書面承諾在一個時間點支付拖欠的工資,就是“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出現這些情形,仲裁時效會中斷,其它法律后果是“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3.仲裁時效的中止問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這是關于中止的規則。比如說,發生勞動爭議的時間在2019年2月10日,你本打算2020年過完年申請仲裁,但是遇到了“新冠疫情”,你又身處疫區被隔別,錯過了2020年2月9日的最后期限,那么,你是可以以仲裁時效中止為理由,要求不計算疫情期間的時間的。
4.還有一種特殊情形,《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這名話的意思是說,在勞動關系期間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這個爭議的仲裁時效起算點直接從勞動關系終止之日開始計算。
以上是仲裁時效的問題。仲裁結束以后,仲裁庭會出具一份《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對該裁決書不服的,可以依照該裁決書上記載的時間向法院起訴或申請法院撤銷裁決書。
希望對你有幫助,請多點贊、多評論
1、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4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2、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為1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對于拖欠勞動報酬的,適用特殊時效,即該1年起算點是從勞動者離職之日起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2008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以下簡稱《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調解仲裁法》一方面修正了原《勞動法》第八十二條所規定的六十日的仲裁時效,將仲裁時效確定為一年,另一方面也修正了仲裁時效的起算時間,將原《勞動法》規定的仲裁時效起計點由“勞動爭議發生之日”修正為“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 結論:在2008年5月1日之前申請仲裁,適用《勞動法》關于“六十日”的仲裁期限規定,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計;2008年5月1日之后申請仲裁,適用《勞動調解仲裁法》關于“一年”的仲裁期限規定,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但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簡單來說,勞動爭議案件的時效是一年,不同于民事訴訟我們常說的兩年,這一點作為勞動者一點要慎重對待。
那么勞動案件一般多久能處理結束呢,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一般一個月左右即可結案,但是如果單位不符提起民事訴訟,一審最長六個月,二審最長也是六個月。
所以一個勞動案件,如果拖下來最長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工傷賠償甚至需要兩三年才能結束。
有法律疑問可關注并私信本賬號,專業律師提供免費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