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算詐騙罪_什么叫詐騙罪?
特邀律師
謝謝邀請回答,什么叫詐騙罪?
從文字上詐騙,每人都知道,連孩子也知道,詐騙,就是虛擬,以假充好,用各種手段騙取他人和公共財物,錢款,叫詐騙,至于罪,多少數(shù)額為罪,法律會給公正解答一一
首先,詐騙罪侵犯的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傳銷犯罪主要侵犯的是市場經(jīng)濟秩序,但是不能否定傳銷犯罪具有侵犯財產所有權的特征。
詐騙罪主觀方面的典型特征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多數(shù)涉及財產的罪名,均不能否認行為人主觀上對財物占有的意愿。如果教條的認為實施詐騙犯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傳銷犯罪的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進而對類似行為進行區(qū)別,顯然是錯誤的。
同樣是對財物具有占有的意愿,但詐騙犯罪非法占有目的更具有直接性,其往往是以欺騙手段,直接性的獲取對價,取得對方交付的財物。傳銷犯罪的行為人通常體現(xiàn)為通過一定地欺騙手段,發(fā)展具有一定層級性質的傳銷組織,通過經(jīng)營傳銷組織的方式進行牟利,雖然最終亦體現(xiàn)為對財物占有,但非法占有目的與欺騙手段之間體現(xiàn)為間接性的特征。
其次,從因果關系層面對詐騙罪、傳銷犯罪進行區(qū)分
詐騙罪具有特定的因果關系邏輯,即行為人通過欺騙手段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基于錯誤認識而交付財物;在其它具有欺騙行為的犯罪中,被害人同樣可能產生錯誤認識,但是否是“基于錯誤認識”而交付財物則可能存在疑問。
一方面,部分“被害人”并未產生錯誤認識,而是認為該運營模式可以成為牟利的手段,從而自愿交付個人所要承擔的費用或購買產品,此類“被害人”存在極大的可能轉換為傳銷犯罪的“組織者、領導者”;
另一方面,部分“被害人”確實產生錯誤認識,但是該錯誤認識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以交付一定的財物或購買產品為對價進而獲得代理資格,“被害人”系為了追求高額回報而被騙,即使認定交付財物確系因錯誤認識,但與詐騙犯罪直接獲取對價的方式亦有所區(qū)別。
一、詐騙罪的詐騙數(shù)額如何認定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的相關規(guī)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的詐騙數(shù)額分為數(shù)額較大、數(shù)額巨大、數(shù)額特別巨大三個標準。
(一)數(shù)額較大標準: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2千元至4千元)的,屬于“數(shù)額較大”。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數(shù)額巨大標準: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3萬元至5萬元)的,屬于“數(shù)額巨大”。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巨大或者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3-10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三)數(shù)額特別巨大標準: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于詐騙數(shù)額特別巨大。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詐騙罪如何量刑
對于詐騙罪,其量刑標準如下:
(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1、詐騙不足4000元的,為罰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為管制刑;5000元的,為拘役三個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1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2、有第一百三十一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擬處拘役刑的,升格為有期徒刑;擬處管制、罰金刑的,升格為拘役刑。
(二)、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詐騙4萬元的,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三)、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詐騙20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四)、重處情形規(guī)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處10%: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jié)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救濟、醫(yī)療等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8、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詐騙被行政處罰的;
9、詐騙作案10次以上的。
實踐中對詐騙罪的詐騙數(shù)額認定比較復雜,詐騙數(shù)額的大小是定罪量刑的重要標準,直接影響著審判結果。因此如果您對類似問題此存有疑問的,可以求助于刑事方面的專業(yè)律師,他們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辦案經(jīng)驗,能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以便更好的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詐騙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jīng)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xiàn)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
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
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類型:1、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2、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3、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五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法律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shù)額較大”、“數(shù)額巨大”、“數(shù)額特別巨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擴展資料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