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補償金可以超過12年嗎_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最多只能要十二年嗎?
特邀律師
勞動法對賠償年限12年的設置取消了嗎?有什么法律案例實證嗎?可能你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沒有認真領會過,也沒有仔細閱讀過,所以才有這種誤會,對于勞動糾紛的案例今年我參加了很多次,因為今年我們實行經濟性裁員,對于大多數勞動者來說并沒有賠償年限12年的限制,所以就談不上取消的問題。
我國現行的勞動合同法經過兩次修改,第一次修改是2007年6月,經過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第二次修改是在2012年12月,根據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修訂)。從這兩次修改的內容來看,主要涉及到第五十七條、第六十三條、第六十六條、第九十二條,全部涉及到的都是勞務派遣方面的條款和內容,并沒有涉及到勞動合同糾紛中的賠償或是補償的條款。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涉及到勞動糾紛中,需要給予經濟補償的條款主要包含了第十六條,規定了應當給予經濟補償的七種情形,在這七種情形中,涉及到勞動者主動辭職的只有一條,其他條款都是規定的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情形;第四十七條規定了經濟補償金的補償年限和補償金計算方式;第四十八條件規定了經濟賠償金的條件,然后延伸到第八十七條,屬于經濟賠償條款,第四十九條和第五十條規定了離職后手續辦理和經濟補償金支付的時間節點等。
對于經濟補償金的年限問題,重點在四十七條做了比較詳細的規定,對于經濟補償金的補償標準是在用人單位工作一年發給一個月的標準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照一年計算,不滿半年的按照半年計算。起點是半個月的標準工資,沒有上限的限制,只要滿一年就要補償一個月,如果工作了三十年,按照規定就要補償三十個月。但只有一種情況下有限制,主要是本人的月工資高于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進行補償,經濟補償的年限不超過十二年,但是對于月薪高于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情況非常少見,當然現實生活中也是有的,但屬于極少數,對大多數的勞動者來講,只要沒有超過職工月工資標準的三倍,都是沒有十二個月限制。
比如張三的月薪為每月5000元,在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月薪也是5000元,在公司工作了20年,那么經濟補償的標準就是20個月的標準工資,即10萬元,并不是6萬元(12個月);如果屬于經濟賠償,那就是要給月二倍的經濟補償金,那么張三的經濟賠償金標準就應該是20萬元;但是如果張三的月薪達到了每月20000元,但是張三所在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000元,三倍就是18000元,那么這時張三的補償金最高只能是按照18000元來補償12個月,而不是按照20個月來補償,即補償金為216000元。
綜上所述,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規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而不是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對于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最高補償十二年的規定,只針對本人月工資高于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人員,對于月工資低于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以下的人員,并沒有最高十二個月的規定,而是按照在用人單位工作一年,發給一個月的標準工資。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依法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法律為什么要這樣規定呢?
因為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幾年后,不僅奉獻了自己的勞動,還奉獻了青春,重新擇業對勞動者的年齡和身體都是一個較大的考驗,所以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金是合法合理的。
01
勞動者在合同到期終止和解除后,都可以要求賠償經濟補償金
根據法律的規定,只要是勞動合同到期沒有續簽,或者到期終止續簽,或者雙方約定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員工都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賠償經濟補償金。
但是,在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待遇后,勞動者仍然拒絕續簽的,那么就沒有權利請求用人單位賠償經濟補償金。
如果是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但降低了待遇,這是勞動者可以申請經濟補償金。在現實社會中,許多勞動都并沒有這樣的法律意識,同時有的用人單位也不會主動履行義務,所以造成許多人并沒有獲得經濟補償金。
02
經濟補償金按工作年限計算,并不是最多只支付12個月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由此可知,勞動者請求賠償經濟補償金是按其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來計算的,假如勞動者工作了15年,那么需要賠償15個月的工資標準。
為什么有人認為最高只賠償12個月的工資呢?這是對該條規定的后半部分產生了誤解,后半部分說的是,假如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年限最高不得超過十二年。
如果你的工資并沒有超過當地工資的三倍,那么賠償的標準就,上一年有一月,以此累計計算。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才流動的加大,現實生活中,許多勞動者合同到期離職時并沒有向用人單位主張經濟賠償金的想法。
勞動者只要記住一句話,你為單位工作就是奉獻,只要奉獻了,補償就是合理的,除非是你自己的原因導致不能繼續續簽合同,那么才無權主張賠償。
被公司辭退,一般分為職工有錯辭退、單位無奈辭退、單位故意辭退三種情況。三種不同的情況,相應的補償并不一樣。
職工有錯辭退
職工如果工作中有重大失誤,或者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了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如果嚴重違反單位的規章制度,用人單位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通過欺詐、脅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的違背真實意思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也可以解除。其實最常見的是勞動者假造學歷或者就業經歷。
勞動者跟好多個單位同時建立勞動關系,企業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這是對勞動者的一種違法刑事責任的懲罰。
企業無奈辭退
用人單位由于各種原因跟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仍然無法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這種情況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順帶一說的是,這種情況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勞動者經鑒定失去了勞動能力,用人單位還應當人性化的支付不少于勞動者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如果是重癥應當加付50%,如果是絕癥應當加付100%。
勞動者不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崗位仍然不勝任工作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沒有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崗位,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
勞動合同訂立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協商,無法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一致的。這種情況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企業按照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用人單位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企業轉產或重大技術革新、經營方式改變,經變更勞動合同仍需裁減人員的,這幾類情況都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不過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單位故意辭退
如果用人單位通過一系列違法手段,逼迫職工離職的,這種情況職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維權。這些方式包括:不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不足額及時支付勞動報酬;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欺詐脅迫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以暴力威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等等。
這種情況如果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一樣可以得到經濟補償金的賠償。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按照法定的情形解除勞動合同,直接告知勞動者不用來上班了。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兩倍的賠償金。
經濟補償金的標準
經濟補償金的標準一般是按照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確定,如果工作了12年,應當支付12個月。當然《勞動合同法》在實施以前最高是12個月,在這個問題上有銜接問題,2019年最高標準可以達到24個月。如果超過半年不滿一年,按照一年計算。如果不滿半年的,按照半個月工資發放。
工資標準要按照企業生產經營正常時,勞動者前12個月的月正常工資標準發放。
另外,還有一個如果不提前30天通知職工解除勞動合同,需額外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不過,這種情況僅限于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的勞動者患病、不勝任工作或者客觀情況發生變化這三大類情況。
綜上所述,一般情況工作12年,對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至少有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可以領。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不是本人意愿失業,我們都可以領取失業金待遇。如果失業保險繳費12年,最長可以領取24個月的失業金。
不對。
一、法律文書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第七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有十二個月工資的上限,12年多應當支付12個月工資,依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沒有十二個月工資的上限。
二、個人經驗
1、當違反法律時候,如需要補償n、n+1、2n情況下,按照實際司齡去補償,無論是否超過12個月。同時,如果每月補償標準超過社平工資3倍,這個時候就不按照他的真實工資標準和需要賠償月份算了。直接就是社平工資3倍乘以12個月。
2、違法解除合同的補償叫賠償金,賠償金未限制12個月。
你好,這個問題要分開看,這個約定其實是針對高收入群體的。
一、不管在工資上面,還是在社保上面,我們都能看到一句話,那就是“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的三倍”。實際上,這在勞動關系關聯的事項中,算是一個間接的封頂數額吧。
二、社保、公積金的最高繳納基數上限就是“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的三倍”。
三、的確勞動合同法上有提到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也就是工齡是十二年的字眼。但這個也是針對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三倍”的員工。
四、那么針對公司沒有超過三倍的員工,經濟補償金怎么算呢?實際上是沒有規定,也就是這部分人員的經濟補償金是按照實際工齡來折算月份計算。
所以,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最多只能要十二年,這種說法是針對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三倍的人員。
享有25個月工資經濟補償金,工傷勞動能力鑒定構成傷殘等級的,享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就業補助金。《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四十一條(致殘七至十級待遇)工傷人員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七級傷殘的,為13個月的工傷人員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的,為11個月;九級傷殘的,為9個月;十級傷殘的,為7個月。(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工傷人員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七級傷殘的,分別為12個月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八級傷殘的,分別為9個月;九級傷殘的,分別為6個月;十級傷殘的,分別為3個月。經工傷人員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且解除勞動關系時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不足年限每減少1年,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遞減20%,但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形除外。因工傷人員退休或者死亡使勞動關系終止的,不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