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多年的女兒竟然是兒子_為什么東北人把女兒也叫兒子呢?
特邀律師
把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嫁給男方,去男方家里,生兒育女,姓男方姓,父母不但不會心疼,還會特別高興呢!
做為父母,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女兒養大不容易。所下的辛苦,絕對不比養一個兒子有半點松懈。等她們大了,該談婚論嫁了,就必須忍痛讓她們出去呀!不是有一句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上了愁的說法嗎?如果留在家里,做出了丑事,讓你做老人的臉上無光,如何是好呢?更何況女兒不嫁出,留在家里,等兄弟娶了媳婦,讓她們住在哪里?老人死后,剩下一個女兒單獨在世上,無人心疼,沒人幫助,甚至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誰來呵護和照顧她們?你們撒手人寰,怎能閉的上眼呢。
結婚就要生孩子,這對女兒來說,當然是性命攸關,十分艱難的事情。可是這是女人的職責和義務呀?家庭傳宗接代,國家興旺發達,都需要人呀。你能把生孩子的事靠給男人嗎?他們也生不出來呀。再說了,女兒生孩子也是為了她們有后,將來老了有人照顧她們的老年。你難道希望自己的女兒身后無人,孤獨寂寞一生嗎!
至于孩子姓誰的姓,那更是無關緊要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孩子不都是隨男人姓嗎?也沒有聽說外孫子女因姓男方姓而做為父母拒絕女兒嫁人的吧。更何況你也可以讓她孩子隨你的姓,或者一個姓你的姓,一個姓男人的姓啊。這有什么好糾結的呢?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人生苦短,你多留女兒幾年,可能影響孩子的終生。不要為這些不是事的事揪心了。女兒大了,你還是抓緊時間,找個好男人,把她嫁出去吧。否則,當你們百年之后,留一個孤女在家里,你們兩口子不放心,女兒也會恨你們一輩子的。
這個叫法可以有,起碼黑龍江省有不少。而且把女兒叫兒子的心態也不斷在變化,過去和現在不太一樣,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那是就是喜歡“兒子”!咱也不是社會問題專家,但是父輩和我們這一代人對這個問題的心態還是有親身感受的。所以咱就說說身邊吧。
重視男孩不是中國特色,這幾乎是“世界通病”。當人力、人手決定生產力的舊有觀念被工業化大機械所顛覆之后,這種觀念在不斷改變。和平取代了戰爭之后,這種觀念就更加沒什么市場了。所以外國人這“病”已經基本“治”的差不多了。當然,我們還存在一個傳宗接代的觀念,后來也被“一對夫妻一個孩兒”這副特效藥治好了。不過幾千年來留在骨子里的東西想“去根”兒也難......
父母這一代
我母親說,她3歲到7歲之間被姥爺叫了四年的兒子。因為我的第一個大舅5歲時夭折,從此老媽就被叫大兒子了,而且還多了個小名叫招弟。結果招來的是小姨。直到“現任"大舅出生,老媽這個“稱號”才光榮退役。等到二舅三舅出生之后,連招弟這個小名都退役了......看來傳宗接代的觀念在老輩人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我這一代
我本人是家里的獨生子,周圍的同學朋友全都是家里的獨苗兒。所以對我們這代人來說,姑娘小子都一樣。不過我身邊的好朋友里有兩位生的是女孩,都叫姑娘為老兒子。而且這哥倆還沒商量過。問他真這么想要個兒子嗎......他還不喜歡。“姑娘多好,又貼心又懂事,兒子不行"......一大套理論否定自己想要兒子的說法。很奇怪的事,可能是骨子的某種想法在潛移默化的作怪?說不清,連他自己都說不清......
說個真事,前兩天上街。聽一個20幾歲的女孩子在喊:“老兒子快過來......”回頭一看,這不薩摩耶嗎?!迷胡了,兒子這個“稱號”是什么由來呢?可能以后只是喜歡的統統叫“兒子”了?
不會滴!體現了對孩子的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