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已過法院如何處理_訴訟時效過了怎么辦?
特邀律師
是這樣的,最高院的司法解釋規定,一方過了訴訟時效的案件,人民法院也必須要受理的。
不過受理之后,在法庭上,你可以以對方過了訴訟時效為由進行抗辯,并提出證據。一般的話法院會判你勝訴。民事案件法院判決后沒有上訴,已過上訴期的怎么辦?
沒有上訴,上訴期已過,那一審判決就生效。
按《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對于生效的裁判文書,當事人的救濟方式無非就是向法院申請再審,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或者不斷通過信訪申訴。法院再審和檢察院的抗訴或檢察建議屬于法定維權程序,總會有一個結論。所以申請再審自然是首選。按規定,申請再審需要在六個月內提出。
不過,現在最高院有個裁判觀點,那就是沒有上訴的案件,當事人申請再審原則上會駁回的。我們之所以設立兩審終審制,便是為了讓當事人能夠通過訴訟程序來維護權益?,F在一審判決之后,你卻沒有上訴。對多數人來說,不上訴就意味著認可或接受一審判決結果。那現在判決生效之后再跑來申請再審,這就是對訴訟權利的濫用和對司法資源的浪費,也有違兩審終審制的基本原則。若以后覺得案件有冤,那法律賦予的權利都不能放棄,否則就有可能給后面的維權帶來麻煩。
雖然我個人對這個裁判觀點持有異議。最簡單的說,上訴要收費,但申請再審原則上是不收費的。案件有冤是有冤,但維權成本卻是當事人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一般案件都是按標的額收費,當事人有時候真的沒錢支付訴訟費用和律師代理費用。所以有的當事人就想通過申請再審來解決這個困境。另外,不管是上訴,還是申請再審,這都是當事人的權利?!睹袷略V訟法》賦予公民的訴訟權利,當事人選擇什么程序都不應當被指責。我們不能說當事人不上訴,那連申請再審的權利都沒有。如果這樣,那這個權利還有何意義。還有,審判監督程序的意義在于糾錯。我們法院還是應當回到案件事實認定及法律適用方面。我們不能說一個案件有明顯的問題,卻以這個不上訴而駁回,那對于法律的正確實施,對于我們的公平正義都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3條規定:“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后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痹谒痉▽嵺`中,各地法院的立案庭在受理時會進行程序性審查,有的還會進行基本的實體審查,所以訴訟時效的問題會被立案庭的法官所提出。對于超過訴訟時效的案件,法院會受理,但是會提示當事人,案件進入審判庭以后,法院也會主動審查訴訟時效的問題。所以,即使對方當事人不以超過訴訟時效提出抗辯,法院也會主動審查,發現沒有中斷、中止和延長事由的,會以判決的形式駁回訴訟請求。以判決的形式駁回訴訟請求,也就表明了法院對實體問題進行了審查,法院不會對這個糾紛再次處理,也不可能申請強制執行。
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非起訴)。
《擔保法解釋》第35條保證人對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法院應予受理。法院查明已超過訴訟時效:《民通意見》第171條過了訴訟時效期間,不予支持.
另外,義務人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反悔的民事糾紛超過訴訟時效起訴到法院
應該受理,因為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是在受理后去查實的,受理的時候是不知道的有沒有超過訴訟時效的,而且在受理之后還要查明有沒有訴訟時效中止或者中斷。并且超過訴訟時效是由對方當事人提出證據,一般法院不會主動去審查。
從書面得知之日起計算,失效喪失訴訟權利,不受法律保護,但不影響法院受理,法院受理后,查明無訴訟時效中止或中斷情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或支持訴訟請求。
法院判決己十五年過了訴訟時效,可以向司法部門提供新的證據,司法部門審核通過后,會進行復審,然后就可以形成新的訴訟時效了。
分享有用的法律知識,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提出精準的解決方案
一、借款超過訴訟時效怎么辦?
通常需要確認借款的期限是否超過了法定的訴訟時效,也就是說需要區分借款合同中有沒有約定還款時間。
如果約定還款時間的情況下,根據現行《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也就是說超過還款時間三年后才能算作超過訴訟時效。
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時間的話,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自你方要求對方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如果借款超過訴訟時效的話并不代表該筆債務沒有權利要求對方償還,只是通過訴訟方式情況下,對方抗辯超過訴訟時效的話,法院不會支持你方的訴求。
一般實務中,都會采用訴訟時效中斷的方式來讓該筆債務繼續生效。
二、訴訟時效中斷情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具體情形主要有:
一、提起訴訟、申請仲裁、申請支付令
二、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
三、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死亡
四、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臨時禁令等訴前措施
五、申請強制執行
六、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訟
七、在訴訟中主張抵銷
八、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九、義務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擔保、請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償債務計劃等承諾或者行為的。
十、債權轉讓的,從債權轉讓通知到達債務人之日起中斷
十一、其他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事項。
結合上述多種情形來說,一般出借人可以通過書面的形式向對方確認還款時間或者書面做出還款計劃、還款承諾方式讓該筆債務發生訴訟時效中斷,進而達到債務未超過法定訴訟時效問題。
想獲得更多法律問題解答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麋鹿說法”后私信我們留下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