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和勞動糾紛的區別_勞動糾紛和勞務糾紛有區別嗎?
特邀律師
有區別,勞動糾紛是員工和雇主的糾紛,勞務糾紛一般都是臨時工
你好!
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人身關系、財產關系)的社會糾紛。
勞動爭議,是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因勞動的權利與義務發生分歧而引起的爭議,又稱勞動糾紛。
區分關鍵是看二者是不是勞動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而且之間的糾紛是不是因為勞動權利義務的分歧而產生的。
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條規定,勞動爭議的范圍是:(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主要是糾紛爭議主體不同。一般民事糾紛的主體是平等的民事主體,如自然人與自然人,自然人與法人,法人與法人之間。勞動糾紛的主體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之間雖然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但在具體的勞動法律關系中,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其次是爭議的內容不同,一般民事糾紛的內容是普通的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糾紛。而勞動糾紛的爭議內容只限于基于勞動法律關系產生的糾紛。個體工商戶員工受到勞動法保護,但還要看你所在省份是否將個體工商戶的雇員納入社會保險范疇,如果納入的話,當然按照勞動糾紛進行處理。如果未納入,則只能按勞務關系進行處理。
你好,勞動者跟公司發生勞動糾紛的時候,往往會選擇維權,但維權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幾乎就是困難重重。那為什么勞動者維權總是很困難呢?我從自己參與的員工維權案例來談談我的看法。
我認為,導致勞動者維權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勞動者本身的原因,也有公司的原因,還有勞動執法部門的原因。這些因素相互參雜在一起,就根本上決定了勞動者維權困難重重,甚至最終可能維權失敗。
具體來說,就勞動者自身而言,大多數維權的勞動者都極度的缺乏對勞動法律法規的了解和掌握,可以說很多基層勞動者根本不懂《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所以即便知道自己的權益被公司侵犯了,但苦于無法系統理解和運用法律來有效保護自己,加之對勞動維權具體流程和操作更是陌生,所以總感對維權無從著手,勞動者因此對維權顧慮重重,從到導致勞動者很直觀地認為維權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
從公司應對勞動者維權的策略上來說,由于公司方面天然的處于有利地位,比如公司有專業的法務人員或律師,有強大的資金實力,有很大的社會貢獻價值,而勞動者什么都沒有,所以跟公司比起來,處于絕對的弱勢地位。這種情況下,一旦勞動者投訴公司,發起維權,公司即便有錯在先,即便應訴必輸無疑,但公司仍然可以跟勞動者打消耗戰,把勞動者往“死”里拖,不會讓勞動者輕而易舉的拿到應得得權益,這往往是造成勞動維權困難的最重要得原因,也是勞動者擔心的因素之一。
再從勞動執法部門來說,目前受理勞動維權案件的主要執法部門是各地的勞動局以及法院,但聽說很多地方的勞動部門跟企業有關系,對于勞動維權方面的事情往往偏向于企業一方;或者勞動部門對要維權的勞動者態度不好,并不怎么重視勞動者的維權;或者是勞動部門缺乏作為,不作為現象較多。從根本上加劇了勞動者維權的成本和難度,給勞動者的勞動維權造成實質困難。
總的來說,目前階段,我們的勞動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善了,勞動者維權的意識也越來越高了,勞動執法部門也越來越朝著積極作為的方向行動了,所以一旦勞動者與公司產生勞動糾紛,勞動維權就是最好的選擇。但就勞動維權的困難而言,就是我上面講的那三個因素導致的。
我一直認為,解決勞動者維權困難一事關鍵點在于勞動執法部門公平、公正執法。這樣的話,勞動維權即便再困難,勞動者也有盼頭,維權也就沒有那么難了。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個人心得體會,不知道你認不認可?大家如果有其他的看法,盡可以留言討論。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應做好以下工作:一、協商解決。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就爭議事項進行商量,使雙方消除矛盾,找出解決爭議的方法。當然,協商解決并不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只是國家對當事人自行解決勞動爭議這種方式予以認可。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并有權申請調解或仲裁。二、企業調解。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委員會申請調解,企業調解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自覺履行(此協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從當事人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未達成協議,則視為調解不成。當事人可以在規定的期限60至90天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另外,當事人不愿調解或調解達成協議后反悔的,也可直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三、勞動爭議一般由所在行政區域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當發生爭議的單位與職工不在同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時,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如果當事人任何一方對裁決不服,則應在收到裁決書15日內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四、法院判決。當事人任何不服裁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法院將按照的有關程序進行。首先對雙方當事人進行民事調解,如果雙方當事人就勞動爭議達成協議,法院將制定民事調解書,調解書一經送達當事人立即生效,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調解不成,法院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作出書面判決。原被告任何一方對判決不服的,可在法定期限(自收到判決書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勞動爭議糾紛和勞動合同糾紛主要區別為: 1、勞動爭議,是指勞動關系的當事人之間因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和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的糾紛,即勞動者與所在單位之間因勞動關系中的權利義務而發生的糾紛。 2、勞動合同糾紛是勞動爭議的一種。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在中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都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勞動爭議糾紛包含勞動合同糾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不適用于解決勞動爭議糾紛 處理勞動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法》第24條、第26-28條、第32條、第79條、第82條、第83條、第91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15條、第2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