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信詐騙案件特點_網絡騙子的特點有哪些?
特邀律師
被電信詐騙怎樣讓公安機關加快速度破案?說句實話,不要受害人想什么辦法,公安機關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破獲電信詐騙案,好多網友不相信,為什么這樣說呢?
第一,受害人不幸被騙,需要及時報警,如果具備止付功能,公安機關會第一時間聯系相關金融機構進行止付。像現在的銀行卡轉賬,24小時內可以撤銷,就具備止付功能。而部分匯款就不具備止付功能,公安機關只能立案后偵查了。
第二,對于大部分刑事案件都有一個立案標準,但是對于電信詐騙,基本上沒有什么標準,公安部有一個反電詐系統,要求所有電信詐騙案件必須輸入系統。電信詐騙案件為什么標準這么低?因為電信詐騙的特點就是受害人多,大部分金額又比較小,而且是系列團伙案件,只有串并案,才能有效打擊犯罪。
第三,公安機關現在都在全力進行多媒體反電詐宣傳,不少公安機關成立了反電詐中心。當然電信詐騙方式也越來越多,上下游分工也越來越細,買賣銀行卡的,買賣公司手續的,跨過電信詐騙等。電信詐騙的特點決定了電信詐騙案件破獲難度比較大,而且上線比較難打擊,即使打擊了這個窩點,馬上換個地方繼續行騙。
第四,針對電信詐騙案件頻繁發生的特點,公安機關內部考核壓力也非常大,只有有破案線索,公安機關都會全力以赴,所以還需要受害人想辦法呢?如果需要受害人想辦法,那就多提供一些線索,多一點防范意識,少被騙就行了。
所以,受害人不幸被騙,及時辦案,多提供線索,多一點耐心,公安機關一定會全力以赴。
在理論上,幫助行為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犯罪行為。所謂輔助,一般是相對于實行行為而言的,是為實行犯順利實行犯罪創造條件的行為。電信網絡詐騙的幫助行為就是為電信網絡詐騙創造條件,以便實施詐騙行為,具有以下特點:1、職業化。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現狀來看,單打獨斗的情況極少,騙子公司、騙子集團的運作方式多見。2、相對獨立性。電信網絡詐騙幫助行為客觀上服務于詐騙犯罪,但與詐騙犯罪之間又有一定距離。3、技術性。電信網絡詐騙幫助行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提供技術支持的行為。
電信網絡詐騙屬于不需要接觸就能實施的犯罪,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詐騙不見面的特點,更容易博取被害人的信任。同時,這種非接觸使犯罪分子的道德感、約束感下降,僥幸心理增強。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錢,還要讓你心甘情愿的交錢,在你交錢之前告訴你加入他們或者按他們的做會得到什么福利什么優惠什么好處,小投資和不投資賺大錢等
遇上一個電話,自稱是我的科長,要我什么什么的。我告訴他我是處長,手下沒你這類人渣課長!
近日,山東菏澤警方破獲一起假冒清朝格格特大詐騙案。男子潘某某伙同40歲女子梁某假稱自己是清朝格格,擁有清朝國庫的開庫權,詐騙受害人聶女士360萬元。騙子告訴聶女士,投資后一周內能得到3600萬元的高額回報,過了春節就會再返還3.6億元。
看到這樣的新聞,只能呵呵了,這事真不能怪騙子,如此低劣的手法,如此不真實的謊言,竟使聶女士上了套,聶同志這智商,我都懷疑她怎么賺的這360萬塊錢。
上當受騙的案例形形色色,但受騙的實質卻有著驚人的一致,“輕信、貪利”是所有受騙者受騙的最直接原因,閱歷淺、缺乏相應教育又是造成輕信和貪利的直接原因。騙子和被騙者兩種基本社會角色,演繹了形形色色的騙與被騙、防騙與再被騙的不同原生態,騙錢騙色、騙名騙利,各有花招。
像前幾天審判的徐玉玉電信詐騙案,這類詐騙案件得用人們的大喜、大悲、恐慌、恐懼心理,這些時候是人的心理最脆弱的時候,判斷往往缺少理性。所以騙局往往以刺激性信息為前站,先讓大家迅速產生激烈情緒,緊接著以其它的身份獲得受騙者信任,使受害人失去警惕意識和反抗意識。這種詐騙的手法,其實也是利用了人們的輕信心理。
從認知和心理缺陷來認識謊言如何對普通人產生影響,我們需要通過學校的人文教育和社會宣傳來提高民眾的理性思考水平,這樣的啟蒙教育很能幫助了解欺騙的運作機制,也能看到自己易于上當受騙的心理弱點。其實,有了這兩條,我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增強,被欺騙和利用的危險也就自然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