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里面的醫保錢怎么用_社保卡里的錢怎么花?
特邀律師


我們的社保卡實際上是二代社保卡,一般又叫做金融IC社保卡。社保卡既有社保個人賬戶功能又有金融賬戶功能,也就是說我們既可以用社保卡中的個人賬戶進行醫保劃卡消費、享受住院報銷待遇,也可以將它作為一張銀行卡進行現金的存取款,以及其他各種賬戶功能。
人社部門各種各樣的社保待遇和信息功能都跟醫保卡進行綁定,比如通過社保卡金融賬戶發放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發放失業職工的失業金待遇、工傷保險待遇、生育津貼待遇等等。
從2018年開始,國家又大力推動三代社保卡非接觸式社保卡,可以即刷即走。
另外國家還在大力創新便捷支付,開發了電子社保卡。它跟二代社保卡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但是可以綁定在手機上,我們就不用擔心社保丟失的風險了。
醫保卡個人賬戶里的錢可以用來干什么呢?
醫保卡個人賬戶里的錢是滾存累積的,每年也發放一定的利息,利息并不高,一般也就2%左右。很多人覺得沒什么作用,但它的用途有很多的。
第一,社保卡中的醫保個人賬戶,主要應當用于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發生的符合規定的費用,也就是說買藥或者掛號使用。過去的時候,有的藥店售賣生活用品甚至香煙,這些消費品是不符合規定的費用。這種情況可以向醫保部門進行舉報,查處之后甚至有獎勵呢。
第二,個別地區的醫保卡個人賬戶里的錢可以取現,算作一筆補充養老金。北京可以辦理醫保卡個人存折的方式進行取現;天津可以將醫保卡個人賬戶返現的70%打入醫保卡金融賬戶。
第三,用來繳納長期護理保險。青島等地2018年開始試點長期護理保險,為了不增加參保人的繳費負擔,青島市按照職工本人繳費基數的0.2%從應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錢數扣除,同時從統籌基金中支付繳費基數的0.5%。
第四,用來給家人繳納社保。廊坊等一些地區允許使用職工醫保卡個人賬戶余額給家人繳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用,這也算是一種變現的方式。《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試行辦法》則提出,基本醫保一檔參保人個人賬戶余額已達深圳市社會平均工資的60%以上的,可以用醫保個人賬戶余額參保。
第五,可以購買商業補充保險。福州市規定,醫保卡個人賬戶超過5000元的部分可以用來購買商業補充保險。南京市醫保卡個人賬戶超過3000元的部分,可用于購買本人商業健康醫療保險,年度使用限額為2000元。重慶市,遴選出17家保險公司,涉及28種人身險、16種財產險產品,讓參保者選擇,用個人賬戶結余資金購買。
隨著時間的發展,各地醫保部門會開發出更多用于醫保個人賬戶的支出,越來越多的方便參保職工。
醫保卡的錢通常分為兩部分,一是個人醫保賬戶,一是統籌賬戶!
一:兩個醫保賬戶里面的錢的來源。個人醫保賬戶里面的錢是每個人每月繳納醫保時,個人所繳納的全部以及公司所繳納的小部分都將進入個人醫保賬戶!統籌賬戶里面的錢是每月公司繳納的醫保的大部分費用都將進入統籌賬戶;
二:兩個醫保賬戶里面的錢的使用。個人醫保賬戶里面的錢是完全屬于個人的,就好比你銀行卡里的錢一樣,你可以隨時使用,但僅限于購買藥品相關以及醫院掛號診斷費用等;統籌賬戶里面的錢不屬于個人,它將進入當地的醫保統籌賬戶,用于所有患者的報銷費用。這個就類似于大家出錢,共同幫助需要的人。
所以,作者說卡里的錢能不能用,應該指的是個人醫保賬戶里面的錢。所以,毫無疑問,是可以用的,就算不用,它也會一直累計在里面,就相當于銀行卡存錢一樣。同時,使用者里面的錢,也并不會產生什么其他影響,并不會說你用了就會影響你什么,可以放心大膽的用的!
現在,企業給員工繳納社保醫保時必須的,當然也有一些小企業不給員工繳納或者通過給一些經濟補償來避免繳納。有些員工看到眼前的一點利益后,就放棄了社保醫保,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社保醫保的繳納對員工來說,好處多多,能在關鍵的時刻給自己提供很大的幫助,切不可掉以輕心。
住院時怎樣使用社保卡?這是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員都需要了解的問題,雖然簡單,但是也是一個公共性的問題。現將我了解的相關知識和大家分享。
目前我國的醫療保險分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兩種類型,不管你是辦理的哪種醫療保險,都會給你發一張社保卡,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社會保障卡,凡是帶頭像的社會保障卡,都屬于第二代或是帶三代社保卡,具有社保和金融兩大功能。其中社保卡中的最大功能就是醫保的個人賬戶,除了個人賬戶以外,還有統籌基金賬戶也是通過社保卡來識別的。
我們到醫院看病就醫時,一般都是通過社保卡或是身份證來進行掛號,可以用社保卡里面的個人賬戶資金來支付掛號費或是治診療費等,如果社保卡里沒有個人賬戶資金的,則需要自己用現金來支付掛號費或是診療費,經過門診醫生初步診斷,并實施相關的檢查以后,醫生認為需要住院的,這時需要從門診轉到住院部辦理住院手續。
辦理住院手續時,要將社保卡交給住院部負責費用結算的醫院醫保辦公室,由于每一級醫院住院時,都需要繳納住院的起付標準費用,有的地方叫門檻費用。這個門檻費用如果社保卡內有個人賬戶資金的,可以由社保卡的個人賬戶資金來支付,如果社保卡內沒有個人賬戶資金的,就需要用現金來支付,這也是很多醫院辦理住院時,就需要首先支付幾百元甚至上千元錢的原因,但這個錢大部分是屬于門檻費。
辦好住院手續以后,根據需要可能還要進行若干項檢查,這些檢查費用中有的是可以報銷的,有的是需要支付部分費用,有的是全部需要自費的,主要看當地醫保實施細則的規定,每天發生的費用,除了報銷部分以外,個人支付部分醫院會實時通知家屬去繳費,如果個人社保卡上資金余額比較多的,這些繳費可以在社保卡中直接扣除,如果社保卡里沒有錢的,則需要繳納現金,醫院根據社保報銷的規定,按照不同的醫保類型,按照報銷比例進行計算。一般來說繳納的是職工醫療保險的人,報銷的比例要高一些,可以達到80%左右,繳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人員,報銷比例要低一些,在三甲醫院報銷比例在50%左右。
雖然所持有的的都是社保卡,但是由于繳納醫療保險的種類不同,所以同一種病同樣是住院,可能繳納的費用也不相同,這就是報銷比例的問題,職工社保住院繳納的費用一般會比居民醫保繳納的費用少很多。我記得當年在重慶市的永川區醫院,因為闌尾炎手術住院時,總計花了7000多元錢,雖然是由公司的醫務室幫我辦理的住院手續,住院時我沒有事先花一分錢,出院時我問醫務室的醫生,結果我個人只承擔了幾百元錢。由于現在住院、出院、報銷都是在醫院進行實時結算,實時結算的依據就是本人的社保卡。用社保卡結算主要是確認你的醫療保險是否屬于有效期,如果屬于醫療保險有效期的,都會實時結算報銷,如果屬于過期的醫療保險,那就只能自費支付。出院以后,醫院都會給你打一張單子,注明住院費是多少錢,其中醫保報銷了多少錢等。
綜上所述,我們繳納醫療保險的目的,其實就是能夠在住院時享受醫療報銷待遇,而社保卡就是我們繳納醫療保險,繳納何種醫療保險,醫療保險是否有效的憑證。所以在住院時出示社保卡,這就是我們享受醫保待遇最有效的方式。
社保停繳的情況下,社保卡里面的錢是可以在門診或藥店繼續使用,用以購藥或者支付統籌范圍內不給報銷的診療費用。因為醫保卡內金額為個人每月繳納并納入醫保個人賬戶的金額累計,簡單來說就是自己的錢。但是不能報銷,只能使用卡里剩余的錢,直到用完為止。醫療保險繳費中斷,自停止繳費的次月始,便不再享受基本醫療的統籌支付(醫保報銷)與相關的醫療補助。同時,醫保中斷或是欠費超過三個月,需要6個月的等待觀察期,才可以繼續享受以前報銷、醫療補助的待遇。社保斷繳,醫保卡里面的錢仍然是可以用的。一般來講,個人醫保卡里的錢是屬于個人財產,還是可以允許我們支配完畢的。社保斷繳并不是實現醫保卡凍結,只有凍結后才能不能用。所以醫保卡斷交以后,里面的錢可以使用。而且社保斷繳(如果有新農合還比較好)如果大病住院的話,就不能享受醫保報銷了,要自己全掏了。這樣的話損失就比較大了,因為一般人在繳納社保以后,就會停繳新農合。而在大病住院等情況下,所有的費用就都由個人承擔了。
看到這個話題,我想把我今天的事情來說一說,因為也是醫保卡的問題,涉及的也是刷卡用錢的問題。
- 今天早上一大早,我已到單位,夫人打電話來問我的醫保卡放在哪里?我說都放在你那里,她說沒看見了,會不會在前幾天買藥時忘拿了?還是放在哪里沒找到呢?但是她把抽屜翻了個,還是沒找到……后面上午臨下班時,她又找電話來說還是沒有找到,叫我問一下醫保中心的同學,一打電話,身份證號碼一報,說里面的余額為零,一聽,蒙了,幾千元的余額怎么會為零,一定被盜刷了,于是就申請緊急掛失,可是又快下班了,只好下午再去中心查明細,看看到底在哪里被刷卡了,需不需要報警,一個中午都心里掛掛 的,到底是不是放在哪里還是丟了,怎么余額會是零……快2點的時候,夫人又掛來一個電話,說找到了,在包包的角落里,真是虛驚一場,下午只好又跑到醫保中心進行解掛,可謂是瞎折騰了一個大中午,后面一查才知道原來是自己還有一個空卡賬號,可能是當年到縣支行上班時開的沒有銷戶,哎,有熟人也不行,白白驚嚇一場,鬧了個大大的烏龍。
為什么會這么緊張呢?主要還是醫保卡存在著這么一個致命的缺點,讓人使用起來不放心,那就是不需要密碼就可以刷卡使用,而且各大醫藥商場、藥店、醫院都能使用,雖然卡上也有個人照片,但基本上沒有核對,有卡就行了,買藥、看門診、購保健用品等,均可以從醫保卡出,里面的余額相當于現金使用,所以說,醫保卡一定要保管好了,千萬不能丟啊!
- 而且,每個月醫保會在單位繳存醫療保險后將單位和個人繳存的保險按照一定的比例記存入個人醫保卡賬戶,里面有兩大部分組成,其中個人全部所交醫保金和企業繳納的一部分進入個人賬戶,這部分可能用來買藥、支付醫藥費和住院費用中個人承擔的部分;還有一部分進入統籌賬戶,主要由單位為職工繳納的醫保費用組成,國家統籌分配使用。剛剛下旬,單位醫保保險剛繳,且距離上次使用卡已十幾天過去了,萬一一卡全刷了,所以說緊張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