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跟女兒的養老義務_女兒要不要贍養自己的親生父母?
特邀律師
現在的時代早已不同于曾經,過去的老舊思想總是覺得父母的一切家當都是兒子的,贍養父母的義務也是兒子,女兒沒有財產可分,也不用承擔贍養義務。但是,這樣的做法在法律上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兒女對父母負有同等的贍養義務,也擁有同等的繼承權。
兒女對父母負有同等的贍養義務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2018年年末頒布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所以,依照我國《婚姻法》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相關規定,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在法律上對父母均負有同等的贍養義務。
同等的繼承權利,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可以多分
我國《繼承法》第九條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
我國《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兒子和女兒在法律上擁有同等的繼承權,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只要對父母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父母共同生活,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子女,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最后,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父母老了,沒有誰更應該贍養父母,兒子和女兒負有同等的贍養義務,經老年人同意,可以簽訂贍養協議。并且子女不能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法律上不承認與父母斷絕關系的做法),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僅供參考
關注南山法律人,每天與您一起討論生活中關心的事情!
圖源網絡,侵刪。
出嫁的女兒還須要和兒子一起贍養父母嗎?須要和兒子付出同等的孝心嗎?
謝友之邀!
答題:俗語之中所用到"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其意表明嫁出去的女不在與兒子有同樣贍養父母的義務。而這些只是古典文化之中的一個典故,其真實的問題的出現并非如此,也有偏見行為。假如父母在有金錢和物資分配的前提條件下是否與嫁出去的女兒平分?這種性質就是針對這種行為造成的發生。有家產,有金錢或有價值的東西分劃給兒子,當有困難時又要嫁出去的女子來分擔和贍養父母的義務,覺得這種舉措公平嗎?(指富有資產的家庭)但在達不到或困難子女多或很難度過難關的前提之下,無論是兒子與女兒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為什么,生活之常實只有自己在大自然與社會社之中去體驗。當兄弟姐妹有在不是父母所富有時,你為父母所生所養的子女都有孝敬贍養父母的義務。因為父母沒有什么高的收入積蓄,之所以唯一要靠的是子女。
在談論"責任”的劃分時,按習俗嫁出去的女子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為什么?正因為女子是出嫁到婆家的人,之所以不當擔這種責任。人生的生命取之于父母,當兄弟姐妹在落難時雖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但不忘一血相連,一脈相通之典故,既幫助了兄弟姐妹,也幫助了父母。這種傳統文化思想是當今的延續,世為人人,世為父母,。假如同樣自己遇到發生在自己身上同樣的問題當如何?將心比心,橫量的是一個角度!而在這一點之上是指兒子在沒有積蓄和房產之下所回答的結果。當然在有據備這些情形條件之下只是隨禮節禮儀禮法及可。在人生與生活和文化之中或許從根夲亡上都有所偏見,其人生之不意,沒有過不去的垢。
在傳統文化思想與現實的生活之中,嫁出去的女子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俗語曰“養兒防老”,此成語的養兒防老并不意味代表男子的體現,其用意單在一個“兒”字之間。無論是生男或生女都是父母的子女,只有把這個詞語過分偏向于男子化的牲質,據有諷刺偏理重男輕女的看法。養女難道不是兒?其這種重男輕女的文化思想令人感嘆!有的家庭渴望生一兒一女,可偏向的是達不到這種要求,有的家庭渴望生的是一兒一女,偏生的全是兒子,這一切實屬命運弄人,乃大自然之順其自然之結果。順世而上,順理成章,不須要違背大自然之規律,生兒生女同等對待,只須所作和付與的一切。生老病死乃長態化,只送與在身邊的問侯和侍侯。有心裝著自己,無心不可取!偏見偏向的心理和思想使人落伍,以正確的文化思想是前行方向的指引指路!謝謝大家閱讀!
這又是個養老的話題。
不錯,現在隨時代外部社會環境的變化,新中國對男女政治地位平等的提倡,人們的養老觀念也有些變化 ,但受某些條件限制在農村不比誠市,兒子和女兒養老還是存在不同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
1.傳統養老模式的集。農村女子長大都是要出嫁婆家的,所以父母的養老是責無旁貸地歸兒子承擔,過去既使沒有親生兒,過繼收養得有兒子也是由過繼收養兒養老,不找出嫁女兒養老。這一養老模式在農村依舊被傳承存在,為父母養老的主要模式。
2.傳統觀念的影響。由于傳統兒子養老模式的形成傳接,人們也長期形成兒子養老的觀念,父母老了出嫁女能經常回來看望即為孝道,兒子不養老是極大的不孝,女子養老被視作‘’另類‘’被看不起。
3,男權時代兒子和女兒養老的不同。中國歷史母系時代是女性作主,后男權時代是男性擔當作主的多,因男性具陽剛特性,參加社會活動的多,所以在家庭大事上擔當作主的多。
男子給父母養老天經地義,無須完全征得兒媳同意,而女子給父母養老需要丈夫的協助配合,夫家的歡迎同意,一般小往尚可,攜家產全由女子養老一旦破裂便兩頭失落,很難收拾。所以一般父母有兒子寧肯獨立也不會叫女兒贍養。
以上是農村父母兒子贍養跟女兒贍養的不同,要想真正一樣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確定要贍養自己的親生父母,女兒也是父母含辛茹苦養大的。如果女兒不贍養父母那么誰還生養女兒,假如都不生養女兒都要兒子,這將會是什么樣的社會?兒子長大怎么結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