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屬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復形式_如何走出精神疾病徹底康復?
特邀律師
對于精神病人來說,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心神得到舒展,體內的邪風惡火會得到有效遏制。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基本事實,就是精神病人雖然很亢奮,成天整夜的很難入睡,但卻不會像正常人一樣上火牙疼。這種情況反映了,精神病人的奇經八脈有了嚴重問題,體內的火經邪風一吹,竄入了任督二脈,進入大腦,很難用腎水壓制,通常眼圈會有發暗的現象。
而充足的睡眠可以產生許多有益身體的要素,調節人的緊張情緒,精神煥發,心神安定,使皮膚顯得更水嫩等等。而精神病人更須要用睡眠來壓制大腦亢奮神經的生長,以減輕幻視幻聽的發生。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能量塊,而睡眠是身體獲得能量的一種有效方法,每天的工作學習,也是能量消耗的一種過程,從而達到正常的新陳代謝。過度的消耗能量,會使人的壽命減少,甚至猝死。對精神病人來說,減少睡眠,會使身體神經系統紊亂,不會再去調節水火之爭,從而越來越嚴重。這就導致了精神病人很難區分夢境與現實的差異。很多病人會把幻境當成現實,喋喋不休的多疑,把夢境轉化成自認的真實,把真實當作幼覺來處理。從而造成自閉,活在一個虛擬的時空中。
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證睡眠,必須用藥物進行調節。這個就需要病人和家屬的配合,勾通,打消病人的奇怪念想,早日服藥,早日康復。相信足夠的睡眠是精神病人康復的重要條件。
謝邀。
用一個咨客的康復感受來回復您,希望對您有一些鼓勵和幫助。
我現在是21歲了,性格比較害羞、孤僻,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內心壓抑,大家評價我不愛說話,后來在老家有人給我介紹了一個對象,我比較滿意這個女孩,但是人家沒有明確同意與我交往,在和我交往的過程中,又跟我的一個同事談起戀愛來了,我感覺很受打擊,覺得自己太無能,本來就不愿意跟人交往,現在更不愿意與大家交往了,整天在家不出來,也不工作了,一點心情也沒有了,后來在家里一直胡思亂想,一直覺得有人跟蹤我,老是覺得別人在說我的壞話,有時自言自語的,特別神經那種,容易發怒,控制不住自己, 總是在家里摔東西,罵人,后來我爸我媽把我送到精神病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癥,在那里(精神病院)我差不多住了有半年的時間,從精神病院出來后一直吃藥,剛開始藥吃的我一點精神氣也沒有,特別容易犯困,老想睡覺,吃完藥之后一直想睡,后來又變得一直睡不著覺了,剛開始吃一片就能睡著,后來吃5、6片藥都睡不著,這個藥對我的心理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感覺后來心理問題比以前嚴重了很多。我自己知道這個病癥(知道自己有病),更不與人來往,在與別人來往的時候,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不是一個正常人,所以與人來往成為自己的一種負擔,在與別人說話的時候心理總有包袱、顧慮,就這樣差過了三年多,一直沒有工作,一直在家,整天上網,上完網就躺在床上睡覺,感覺自己像行尸走肉,沒有一點生活的勇氣,后來無意中在網上看到美齡心理咨詢中心韓老師調節好一個精神分裂癥女孩的視頻。我看了之后對我的觸動很大,就來到北京,在心理咨詢時找了份工作,邊工作邊做咨詢。在咨詢中,韓老師、代老師告訴我,我這個不是精神分裂癥,是我自己對這件事想的太多了,所以總覺得別人跟蹤我,別人說我壞話,這個呢,韓老師、代老師告訴,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沒人會一直關注你,后來在與別人交往當中我的心理包袱也卸下來了,和別人說話也輕松了,以前和別人鬧矛盾,總覺得別人笑話我,把問題往失戀上套,容易被激怒,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現在呢,我放開了,在與別人的交往也輕松了,與別人的矛盾少了,朋友漸漸的多了起來,因為長期不和社會接觸、不與人交往,覺得自己的發展停滯不前了,與社會脫節。現在開始,別人跟蹤我的感覺沒有了,自言自語也沒有了,但是與人交往還是有一些問題的,還需要做幾次咨詢鞏固,等做過這幾次咨詢,我相信我會真真正正的好起來的,謝謝大家!
感謝邀請!精神病患者不愿去上班,怎么回事,出于對您負責的態度,我還是要問一下,最開始的診斷是什么病?然后簡單做以下假設,根據這幾種可能來回答您的問題。
精神病,我們就先從最嚴重的精神分裂癥說起吧
精神分裂癥,根據疾病特點,籠統大致分為兩種情況,即以陽性癥狀為主和陰性癥狀為主。
陽性癥狀為主的特點即患者可能有幻覺、妄想、行為沖動。比如:患者一個人是經常聽到“有人罵自己、恐嚇自己”,這是幻聽;妄想,患者可能出現多疑,感覺有人要迫害自己,或者私底下議論自己,說自己壞話。文化程度更高者可能出現與其文化程度相符的癥狀,比如懷疑有人利用高科技跟蹤、監視自己,甚至用特殊儀器影響自己,患者會為此煩躁,沖動,或者報警求助,然而多次的報警后便可能使警察發現其屬于精神癥狀,于是聯系家屬送其住院治療。
陰性癥狀為主的患者,主要表現是思維貧乏、行動減少、情感淡漠。思維貧乏:患者腦子“空蕩蕩的”,沒有過多想法,對未來生活也缺乏追求和規劃,所以行為上懶散,有時甚至需要督促才能知道料理個人的生活。情感上過于被動,對于喜怒哀樂都沒有特別強烈的反應。
有些患者,即使遇到親人生病或去世也沒有傷心反應,這不是他冷血,是因為,疾病的特點。對于精神分裂癥的患者,目前的病理機制假說是由于腦內神經遞質的異常,主要指多巴胺的增加或減少,然而多巴胺異常就會導致人出現激越或淡漠,興奮或萎靡。
所以,如果是診斷的精神分裂癥,我們要考慮是否是陰性癥狀的表現,而且,對于陰性癥狀,往往臨床治療效果較治療陽性癥狀差。
假設是心境障礙
心境障礙,包括抑郁癥和躁狂癥,而根據題主所說的情況,更可能是抑郁相的表現。在抑郁癥時,患者會出現動力不足的情況,所以就會主觀能動性下降。又由于其自卑,自我評價過低,所以會認為自己無法勝任工作,同樣可能出現退縮的表現。
抑郁癥也可能見于分裂癥后期,精神分裂癥后期,由于對自己疾病的更多了解,開始絕望,自暴自棄,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這種情況下,我們是需要給予抗抑郁藥物治療的。而且,對于這兩種情況的抑郁,都應該同時給予心理治療,鼓勵患者,增強其自信心,使其回歸到社會中參加工作和人際交往。
綜上,如果是一位曾經的精神病患者,在癥狀治療消失后仍不想去上班,多半還是長期的患病造成了患者自身行為上的懶散和心理上的自卑,這種情況,還算不上徹底治愈,需要的是后期的康復訓練,這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尤其加上社會上對于精神病人的歧視感,這就需要我們更應該多些時間和努力去鼓勵患者,降低他的病恥感。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請繼續關注后續內容!
一、藥物治療。主要是控制發病期癥狀及維持治療,由醫生定期進行家訪或電話查詢,發放藥物。
二、心理治療。醫生定期對康復期患者進行解釋性、支持性心理治療,耐心傾聽患者訴說自己感受的痛苦和想法,幫助患者分析有關發病的因素,提高對精神病的認識能力,恢復自知力;鼓勵患者正確面對社會的偏見歧視;指導患者正確對待生活、家庭及工作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增強對社會心理因素的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促進心理康復。
三、職業治療。精神疾病患者的職業康復不以盈利為目的,對病情較穩定,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患者,指導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養花、做手工和幫助家人做家務等,甚則鼓勵患者進廠做工,不能讓患者長期從事機械、單調、枯燥的勞動,而應由計劃、有目標的通過有針對性、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促進疾病康復。
四、家庭護理。包括飲食、個人生活照料,經常強化患者的記憶,鼓勵其多動手,適當用腦,適當看書等,以延緩疾病的發展,并根據患者家庭狀況,對其家屬、監護人進行家庭護理知識、日常說話技巧教育。
五、知識講座及宣傳。醫生對患者家屬或監護人疾病知識講座,內容是精神分裂癥的一般知識及如何幫助患者康復,通過廣播電視、墻報廣場義診等方式宣傳精神衛生知識,營造尊重精神病患者的氛圍,減少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