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公司有勞動糾紛應該怎么辦_處理勞動爭議有什么方式?
特邀律師
影響是很大的,企業樹立形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往往因一次事件會讓企業建立起來的美好的、陽光的形象一落千丈。
做企業不光是盈利,還要有社會責任?,F在是網絡信息共享時代,人們很容易從網上獲得企業的各種信息,這家企業多次發生勞動糾紛,想必口碑已經很差了。那么,職業經理人是不會選擇屢次發生勞動糾紛的企業,優秀人才進不來,企業的發展定會受影響。
這家企業的強硬做法讓人不敢茍同,違背規律,和法律抗衡,終究逃不過失敗的結局。
@晴貴妃 與您分享職場故事
回答這個看似專業的問題其實很簡單,三步走就能解決,完全不需要花大頭錢聘請律師。
第一步,在發生勞動爭議后第一時間去當地勞動仲裁機構咨詢。那里的工作人員會耐心詳細的給你解釋一切你認為是問題的問題,并會給你提供免費的法律法規小冊子,教你填寫仲裁申請表格,告訴你哪些是你需要提供的證據、哪些是對方提供的證據(申請人做為弱勢一方法律法規要求需提交的證據非常少,大家不要擔心某些證據自己拿不出)。
第二步,1、遞交仲裁申請后勞動部門會通知你的公司。盡管走了法律途徑,但你也可以與公司進行交涉,一般情況下公司這時是愿意做讓步的,如果能庭外和解就去撤銷仲裁申請。2、無法庭外和解,那就等仲裁庭開庭。仲裁庭也有調解這個步驟,也就是庭內調解,庭內調解不成就要仲裁判決了(一般通過仲裁判決的賠償或補償金會多一倍)。
第三步,如果公司不服勞動仲裁結果那么就要去法院提起訴訟了,步驟與仲裁基本類同。
大多數人遇到勞動爭議都會覺得是件麻煩事,擔心耗費時間、精力,更擔心老板會買通某個環節。其實目前國家對勞動者的保護力度是很大的,勞動部門提供的服務也很貼心到位。大家不必太過擔心耽誤時間,除非走到法院訴訟那一步,勞動仲裁全過程只需一個月。即便是你的老板真能買通環節干預結果,那他付出的肯定比給你的補償多,如果大家都走法律途徑,相信會改變那些不良老板的思維的。所以,發生勞動爭議一定要走法律途徑!
勞動者團結起來、收好證踞、到勞動監察大隊、勞動仲裁都可以!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可以有多種途徑維權。但是,應當首先選擇成本最低的途徑,也就是時間短、見效快的。
一、首先要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這是最低成本的維權途徑。
- 發生勞動爭議后,勞動者一定要及時與用人單位溝通,充分了解情況后向用人單位提出自己對用人單位決定的看法、依據及處理意見,力爭能夠平和的協商解決。
- 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的工會組織反映存在的勞動爭議,要求工會組織向用人單位提出建議,依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
二、向有關部門投訴反映用人單位的違法做法,請求有權機關調解。
- 發生勞動爭議的,往往是用人單位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于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請求勞動監察大隊調解。
- 對于行政違法行為,可以要求勞動監察大隊,已法給予行政處罰,迫使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合法的權益。
- 追繳社保費、住房公積金的,屬于行政機關的職權,勞動者職能通過向人社部門或稅務部門、住房公積金中心投訴請求追繳,不能提起仲裁和訴訟。
三、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 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勞動爭議不經仲裁,法院不予受理。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必經程序。
- 提起民事訴訟。對于仲裁不服的,勞動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維護自身權益。
- 訴訟后,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可以向執行部門申請強制執行。
現在有許多單位不遵守《勞動法》,用工形式不按常規出牌,我行我素。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崗位設置不足,下崗、失業、求職的人太多,形成了粥少僧多的競爭局面。有些求職者為了養家糊口,明知道用人單位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卻總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勉為其難的忍受著煎熬,違心接受不公平的待遇。
二、某些黑心的老板,利益熏心,鉆《勞動法》的空子,職工要想維權就要耗費時間和精力,而企業有專門聘請的法律顧問,有錢有時間和工人耗得下去,一旦拖個一兩年,職工的訴訟期也過期了,到那個時候也就不了了之了。即便是你到了仲裁打贏了官司,你在這里的工作時間也算到頭了。所以,他才會有持無恐。
三、勞動部門監督力度不夠,沒有形成長效機制。如果勞動部門能出重拳打擊、處罰不遵守《勞動法》的單位,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那些違法用人單位的不良用工行為,也會有些收斂。
假如遇到這樣的單位,勞動者要想擁有一份穩定的職業和固定的收入,一是要學會忍氣吞聲和適應,二是要學會隨波逐流。實在忍受不了,只有以法維權,走司法程序。然后對單位說:拜拜!――再也不見!
可以像勞動部門投訴,或者申請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