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和公寓的樓高_樓房地基與樓高如何計算?
特邀律師
1 當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間處于同一建筑內時,應將住宅部分的層數與其他功能空間的層數疊加計算建筑層數。
2 當建筑中有一層或若干層的層高超過3m時,應對這些層按其高度總和除以3m進行層數折算,余數不足1.5m時,多出部分不計入建筑層數;余數大于或等于1.5m時,多出部分按1層計算
5.1.6 本條根據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3.6.2條、第3.6.3條制定。
本條對住宅室內凈高、局部凈高提出要求,以滿足居住活動的空間需求。根據普通住宅層高為2.80m的要求,不管采用何種樓板結構,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凈高不低于2.40m的要求容易達到。對住宅裝修吊頂時,不應忽視此凈高要求。局部凈高是指梁底處的凈高、活動空間上部吊柜的柜底與地面距離等。一間房間中低于2.40m的局部凈高的使用面積不應大于該房間使用面積的1/3。
住宅建筑規范GB 50386—2005
商住公寓其實就是為商,住兩用型,一般商住樓不能落戶,而且產權是40年,水電物業費也會比普通的住宅樓高一些,但是可以用于經商。住宅公寓一般是民用住宅,使用權限是70年,住宅樓只能用來居住,不可以作為商業用途。
在北方,地基設計有一定的冰凍深度,各地不一樣。其次,地基根據業主和結構要求需要一定的嵌固深度。如果都很理想的話,地基可以很淺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先簡單講一個有點玄幻的小著名理論。即,摩天大樓指數,所謂摩天大樓指數很可能滯后于經濟周期,但是這個指數仍舊是經濟轉折點的良好標志。
什么意思呢?
就是摩天大樓的建設一般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周期,但就其建成的時間點,往往與一個地區或是國家歷經經濟增長到經濟衰退的,轉折的時間點相吻合。在深夜里敲出這段文字的同時,都有點詭異的感覺流露出來。
事實是這樣子的嗎?據說是,比如19世紀初美國就隨著曼哈頓地區為例,我專門查了資料哦。大都會建成大樓建成,經歷一次小規模衰退。
后經過20年,克萊斯勒大樓是新的摩天大樓,達到了另一個新的最高高度,這個樓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就是金剛大猩猩被拉到人類社會展覽,逃離后與人類大戰,爬到樓頂打飛機的那個大廈---帝國大廈。后期不斷涌現新高度新大樓,美國經濟也在波峰與波谷間跌宕起伏,期間就有1929年的美國經濟危機。
著實這些小事實就被經濟學家提了出來,理論就結合實際不斷的被套在一起供大家琢磨,比如,后來更被工業化信息化所帶動,世界各地和平發展過程中,新的經濟發展增長極不斷涌現,98年亞洲金融危機與馬來西亞吉隆坡的石油大廈,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是中東的迪拜塔。
超高層建筑現在在中國也相當普遍了,北京CBD、上海陸家嘴、重慶解放碑等等我比較熟悉,都紛紛打造成了中央商務區和城市名片、地標,美好城市的天際線的同時,也為各大跨國公司和主流名企所青睞,成了辦公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故事講得有點長,其實,摩天大樓超高層一定程度上是人類探索知識在技術和實踐中的應用,但隨著社會發展,這個探索在不同決策層之間被屢屢搬上舞臺。現今更是在各國被地產開發商所把持,經過市場多方討論,三駕馬車拉動經濟增長,投資建設永遠被認為刺激效果顯著。所以也在不斷的經過審批,拿到用地和規劃指標,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隨著普遍性的開放建設,現在基本上30層以上的建筑才能叫超高層了。問題內容所述,50層的公寓和辦公合適與否,我覺得應該在兩個維度予以解答。
其一,建筑規范解讀。一個是建筑防火要求高:建筑高度為24m--50m--100m防火規范就很復雜且成本高了,消防樓梯、防火層、噴淋等等,不經濟。一個是地震等級也會較高,建筑基底埋深、回填要求,風載阻尼等等,科技含量高了,成本也高了,使用和維護成本更是不經濟。
其二,作為面子工程和科技進步的體現,我們在限度內還是尊重和歡迎挑戰和記錄的提升的。高樓大廈與經濟發展已經牢牢鎖定在了一起。為了公司企業更有發展,為了生活更加便利和輔助于工作生活的需求,這些無可厚非。
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得。50層做居住的公寓還是接待的會所,是做企業形象的旗艦辦公還是靠近資源的等價選擇。這些我們大多數人無法知曉決策人的心路歷程。但理論應該就是這樣的。
肥濃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要說舒服于我,也許還是家門巷口,小桌小椅,朋友街坊聊聊天下下棋舒服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