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種類_中國刑法量刑種類有哪些?
特邀律師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二條【主刑和附加刑】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第三十三條【主刑種類】主刑的種類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無期徒刑;(五)死刑。第三十四條【附加刑種類】附加刑的種類如下:(一)罰金;(二)剝奪政治權利;(三)沒收財產。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第三十八條【管制的期限與執行機關】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第四十五條【有期徒刑的期限】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條、第六十九條規定外,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第四十八條【死刑、死緩的適用對象及核準程序】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緩期執行的,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準。第五十二條【罰金數額的裁量】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第五十四條【剝奪政治權利的含義】剝奪政治權利是剝奪下列權利:(一)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二)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三)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四)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第五十九條【沒收財產的范圍】沒收財產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沒收全部財產的,應當對犯罪分子個人及其扶養的家屬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在判處沒收財產的時候,不得沒收屬于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應有的財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章 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種類如下: (二)拘役。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三)有期徒刑。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四)無期徒刑。(五)死刑。對于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在死刑緩期執行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時候,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 (二)剝奪政治權利。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對于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依照本法分則的規定。(三)沒收財產。 沒收財產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沒收全部財產的,應當對犯罪分子個人及其扶養的家屬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 在判處沒收財產的時候,不得沒收屬于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應有的財產。擴展資料區分我國的刑罰種類的方法:我國每個刑罰種類具有明顯的區別。對于主刑來說,也被稱作基本刑。主刑只能單獨適用,不可以附加適用,也即是每個罪只能適用一個主刑,而不能適用兩個主刑。而對于附加刑來說,也被稱為從刑,是作為主刑的補充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附加刑也可以單獨適用,即法官在判決的時候可以單獨判處附加刑。比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這四個刑罰種類的嚴厲程度是依次提高的。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限制其人身自由,但需要進行社區矯正;而拘役需要剝奪短期人身自由,其期限正好與有期徒刑的刑期相銜接。區分這些刑罰種類,可以從適用對象、刑期長短、執行機關和執行場所等進行區分和判斷。事實上,刑罰種類是刑罰論的重要內容,對于法院的判決至關重要。熟悉并區分刑罰種類有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國的刑罰設置。在無法理解法條規定時,建議不妨直接咨詢專業的刑辯律師,通過他們專業的分析和權威的解釋,來為自己或親友提供必要的法律幫助。
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有主刑和附加型兩類。其中主刑有以下五種:
1、管制。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并罰不得超過3年。
2、拘役。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并罰不得超過1年。
3、有期徒刑。期限為6個月以上15年以下,數罪并罰不得超過20年。
4、無期徒刑。
5、死刑。
你好。根據我國《刑法》第32條、第33條、第34條之規定,我國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種。主刑的種類有: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無期徒刑; 5.死刑。 附加刑的種類有: 1.罰金; 2.剝奪政治權利; 3.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刑法的適用范圍,即刑法的效力范圍,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對什么人和在什么時間內具有效力。刑法的適用范圍,分為刑法的空間效力與刑法的時間效力。
一、刑法的空間效力
刑法的空間效力所解決的是一國刑法在什么地域、對什么人適用的問題。從各國刑法及國際條約的規定來看,一國刑法不僅能適用于本國領域內,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也能適用于本國領域外;但刑法在國外的適用受到國際法的制約,制約刑法空間上的適用范圍的國際法原則,就是國家自己保護與國際協同。
(一)對國內犯的適用原則
刑法對國內犯的基本適用原則是屬地管轄原則,即一個國家對發生在本國領域內的犯罪人,不管行為人是誰,都適用本國刑法。刑法第6條第1款是對屬地管轄原則的規定,即“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法律有特別規定”包括以下幾類情況:
(1)不適用中國刑法(廣義刑法)的情況。即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問題,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不適用我國刑法。
(2)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的情況。即香港、澳門與適用其本地刑法,而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
(3)不適用刑法典的情況。即刑法典頒布后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了特別刑法,出現法條競合的情況時,根據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不適用刑法典,而適用特別刑法。
(4)不適用刑法典的部分條文的情況。即民族自治地區不能全部適用刑法典,而由自治區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和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制定了變通或者補充的規定時,行為符合該變通或者補充規定的,適用該變通或補充規定,而不適用刑法典條文。作為屬地管轄原則的補充原則是旗國主義,即掛有本國國旗的船舶或者航空器,不管其航行或停放在何處,對在船舶與航空器內的犯罪,都適用旗國的刑法。因此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中國刑法(刑法第6條第2款)
(二)對國外犯的適用原則
國外犯有三種情況:一是中國公民在國外實施的犯罪;二是外國人在國外實施的危害中國國家或者中國公民權益的犯罪;三是外國人在國外實施的危害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
1、屬人管轄原則。這里的屬人管轄原則,是指積極的屬人管轄原則,即本國公民在國外犯罪的,也適用本國刑法。
2、保護管轄原則。保護管轄原則的基本含義是,不論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其在國外的犯罪行為,只要侵犯了本國國家利益或者本國公民的權益,就適用本國刑法。
3、普遍管轄原則。普遍管轄原則以保護各國的共同利益為標準,認為凡是國際公約或者條約所規定的侵犯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犯罪人的國籍與犯罪地的屬性,締約國或參加國發現犯罪人在其領域之內時便行使刑事管轄權。
適用普遍管轄原則受到一定限制:
(1)適用該原則的犯罪必須是危害人類社會共同利益的犯罪;
(2)管轄國應是有關公約的締約國或參加國;
(3)管轄國的國內刑法也規定該行為是犯罪;
(4)犯罪人出現在管轄國的領域內。
(三)對外國刑事判決的承認
我國刑法第10條采取了消極承認的做法,即外國確定的刑事判決不制約本國刑罰權的實現。具體而言,不管外國確定的是有罪判決還是無罪判決,對同一行為本國可行使審判權,但對外國判決及刑罰執行的事實給予考慮。換言之,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我國刑法的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國刑法進行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二、刑法的時間效力
刑法的時間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時間、失效時間以及對刑法生效前所發生的行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問題。
(一)刑法的生效時間 刑法的生效時間有兩種方式:一是從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我國現行刑法是1997年3月14日公布,于同年10月1日開始施行。
(二)刑法的失效時間
法律的失效時間,即法律終止效力的時間,通常要由立法機關作出決定。從世界范圍看,法律失效的方式有很多種,諸如新法公布實施后舊法自然失效,立法機關明確宣布廢止某一法律,某一法律在制定時即規定了有效期限等。我國刑法的失效基本上包括兩種方式:
一是由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后代替了同類內容的舊法,或者由于原來特殊的立法條件已經消失,舊法自行廢止。
(三)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生效以后,對于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如果適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是沒有溯及力。
刑法第12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本條第2款規定:“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根據這一規定,對于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簡稱97刑法)施行前這段時間內發生的行為,應按以下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第一,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97刑法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即刑法沒有溯及力。
第二,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但97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只要這種行為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就應當適用97刑法,即97刑法具有溯及力。
第三,當時的法律和97刑法都認為是犯罪,并且按照97刑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原則上按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即97刑法不具有溯及力。這就是從舊兼從輕原則所指的從舊。但是,如果當時的法律處刑比97刑法重,則應適用97刑法,97刑法具有溯及力。這便是從輕原則的體現。
第四,如果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了生效判決,繼續有效。即使按修訂后的刑法的規定,其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處刑較當時的法律要輕,也不例外
根據《刑法》第32條、33條、34條的規定,我國刑罰種類有: (一)主刑。
所謂主刑,是指只能獨立適用的主要刑罰方法。主刑的特點是: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對于個體犯罪,只能適用一種主刑,不能適用兩種以上的主刑。主刑具體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五種。(二)附加刑。所謂附加刑,是指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也稱從刑。附加刑的特點是:可以附加主刑適用,也可以單獨適用。在附加適用時,可以同時適用兩個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具體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三種。(三)專門針對外國人的驅逐出境。《刑法》第35條規定,對于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驅逐出境僅適用于犯罪的外國人(包括外國人和無國籍的人)。該刑罰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附加適用。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分為兩大類,分別是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
附加刑包括: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三種。
另外,還有一種對外國人適用的既是主刑又可以是附加刑,既可以獨立適用又可以附加適用的驅除出境。
第三章 刑 罰
第一節 刑罰的種類
第三十二條【刑罰種類】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條【主刑種類】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條【附加刑種類】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第三十五條【驅除出境】對于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我國刑法在第三章中規定了刑罰的種類。在其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條 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條 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第三十五條 對于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拓展資料
附加刑,指刑法規定,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罰金刑屬于財產刑的范疇,它是以強制犯罪人(包括自然人和單位)交納金錢為內容的刑罰方法。
關于罰金的裁量原則,刑法第52條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在我國刑法中,經濟犯罪主要是刑法分則第三章規定的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共有90多個條文,基本上都規定了罰金的獨立或附加適用。
刑法分則僅規定選處、單處或者并處罰金,不規定罰金的具體數額限度,而是由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總則確定的原則即根據犯罪情節自由裁量罰金的具體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