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患者對醫療的三點需求_什么樣的醫療才是老百姓認可的?
特邀律師
兒科醫生當然缺,數據是不會騙人,以下數據還是只是前兩年,現在二胎政策開放之后,這個缺口只會越來越大。
據國家衛計委相關統計顯示,2014年,每1000人擁有執業醫師為2.12人,而每1000名兒童僅擁有0.53名兒科醫生。目前兒科醫師有11.8萬人,這意味著中國兒科醫生的缺口已達到20萬人。
《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顯示,近5年來,我國兒科醫生總數從10.5萬下降到10萬,平均每1000名兒童只有0.43位兒科醫生,相當于2300個孩子才配有一個兒科醫生。
現在只要是大一點醫院,就看到兒科醫生永遠是忙碌的,一天看幾十個是最基本的,有時候忙起來連飯都沒得吃。別以為兒科醫生收入很高,其實整個科室都不怎么賺錢。難怪醫生們會調侃,“金眼科、銀外科、馬馬虎虎婦產科、千萬別干小兒科”。
這其實也不算什么,收入雖然是一個因素,但很多學醫之人還有崇高的理想,救助每一位患者。但是現實卻很殘酷,近幾年一些患者家屬就因為兒科醫生怠慢自己孩子看病,就對其大大出手,寒了多少兒科醫生的心。
很多家屬怪的就是醫生的態度不好,其實就是不了解這背后的原因,一個醫生工作的時候,一直忙個不停,直希望看完一個又一個,哪有什么時間來講服務。更何況在家長看來的一些大病,并不見得醫生也會這么認為。
家長打了醫生,是舒服了,為孩子出了氣,卻不知道這會阻止多少醫學生投身兒科,到頭來害的還是自己的孩子。而兒科醫生緊缺,就更不能講什么熱情服務,家長又會有意見,又有可能毆打,惡性循環,成為互害社會。
現在已經在調整了,保證武漢等重災區的醫療物質供應,然后是輕災區醫院等機構的物質供應,最后要全面覆蓋對所有老百姓的需求。
目前很多生產醫療物資的工廠都已經開工,有些廠轉生產醫療物質,希望盡快滿足老百姓特別是一線醫務人員的需求。
經過這次疫情,我想國家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或調整:
1.對新病毒的認識更要重視和研究,以后要全面關閉野生動物市場,杜絕傳染源。
2.預警要加強,提前預判要快要準,如果提前告之會人傳人,如果早一點封閉武漢,可能疫情會控制的更好。
3.對醫療安全物資儲備要加強,特別是防止傳染疾病的醫用物質如口罩,護目鏡,防護衣,酒精等。
4.提前加大對疾病疫苗的研制,從中醫中醫或現有的藥物中尋找可以預防和治療病毒的藥物。
我覺得小病給老百姓免一部分,大病應該全免費。有人認為免費醫療了醫院人會太多,我覺得不會,是藥三分毒,沒病誰也不想吃一粒藥。
我當然相我們的國家,在這次疫情過后,會加大力度對醫療裝備的扶持和投入,中國在此次疫情中吸取了教訓,一個國家不單的,只搞經濟和軍事等發展,因為搞建設搞發展是需更的人去努力才行,所以,一個國家的強大,要靠綜合實力同步努力,才能達到更強大的效果,為此,醫療裝備是關系到后繼有人的國家大事,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都會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堅相信,在這次疫情過后,國家會加大力度搞好醫療器械裝備,更會及時著手扶持和投入醫療建設的。回答完畢,謝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