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風險的防范措施_合同風險防范措施有哪些?
特邀律師
企業可從以下各方面控制合同管理風險。
1.完善管理制度→合同相關的企業基本制度,且與技術規范、業務規范、個人行為規范相適應;
2.完善操作流程→減少業務部門、審批部門、法務之間的監管盲區;
3.完善文本體系→標準合同文本體系、合同法律風險管理體系;例如,企業規章制度中可以列明下列合同常規技巧:⑴特殊客戶必須盡職調查;⑵設定主義務的后履行、階段性義務的后履行;⑶分割標的物的交易次數,以分散風險;⑷限定違約責任范圍,以分散風險;⑸設定擔保、違約金;⑹供應商、分銷商的管理也可列入合同管理制度;供應商選擇→審核資格、確定長期交易規則(框架合同)分銷商管理→規范分銷行為、確保資金安全實現企業制度、操作流程、合同文本的動、靜態配合,最大程度防范風險。考慮不同企業的規章制度需要根據企業規模、人員配置、行業等因素來確定,下文重點從合同文本、合同行為等技術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你是租賃方還是出租方。
其次,如果是租賃方,應審查廠房的合法性(比如是不是違建,出租方對廠房有無權屬,是否取得環評等等),廠房的安全性能如何(比如有效使用期限是多久),支付租金的方式等等。如果是出租方,應審查租賃方有無支付租金的能力以及支付租金的方式,承租廠房是否是合法使用(比如是不是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爭議解決方式以及管轄權的約定等等。最后,應提前防范合同風險,對照可能出現的風險點擬定具體措施,也可以請專業人士審核。在合同起草、審核、簽定、管理等各個環節中,均可以建立相應的制度規范、采取相應合同風險防范措施,防止在企業合同方面出現風險。
措施包括:1、爭取合同的起草權
一般來講,合同由誰起草,誰就掌握主動權。
2、認真審查簽約對象的主體資格和資信能力
首先要查看對方的營業執照和企業參加年檢的證明資料,了解其經營范圍,以及對方的資金、信用,經營情況,其項目是否合法。
同時也要審查簽約人的資格,查看對方提交的法人開具的正式書面授權證明,了解對方的合法身份和權限范圍,以確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時效性。對于標的額大的交易,還應到工商、稅務、銀行等單位調查對方當事人的資信能力。
3、合同名稱與合同內容要一致
使用統一的合同文本是好事。但一定要對合同性質要了解,不要由于對合同性質了解不細,出現張冠李戴的事情。
4、注意價款支付及其方式
為了確保價款能夠及時足額地收回,必須把好合同簽訂中價款支付及其方式的關,從源頭上降低經營風險。
5、用詞要嚴謹
簽訂合同不僅要做到字斟句酌、反復推敲,不要在合同中用含糊不清,模棱兩可的詞句或多義詞,而且要注意合同的條款有無重復,或者前后是否自相矛盾,以免使對方鉆了空子。
6、明確規定雙方應承擔的義務、違約的責任
許多合同只規定雙方交易的主要條款,卻忽略了雙方各自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違約應承擔的責任。這樣,無形中等于為雙方解除了應負的責任,削弱了合同的約束力。
7、合同條款必須對等
合同法明確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義務,一方享受權利,必須承擔義務,合同條款的對等性是公平原則的重要內容。對于義務多、責任重、權利少這類一邊倒的合同,應謹慎與之簽訂合同。因為一旦出現糾紛,本方將會處于極為不利的境地。同樣,也不要簽訂權利多、義務少、責任輕的合同,否則另一方可能以該合同違背公平原則對合同的有效性提出抗辯。
9、約定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和訴訟管轄地要明確具體
在合同中一般約定,若本合同發生糾紛,雙方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通過訴訟(仲裁)方式解決。若選擇仲裁方式解決合同糾紛,不能只是籠統的寫一旦發生糾紛在甲方(或乙方)所在地仲裁部門解決,而應寫具體的名稱。若選擇訴訟方式解決合同糾紛,應盡量選擇已方所在地法院管轄,若對方不同意,可改為雙方所在地法院均可管轄,盡量不要選擇對方所在地法院管轄。
10、充分重視法律專業人員的利用
訂立合同是一件技術要求高、風險也很大的經營行為,無論對于合同的效力,還是履約能力或陷阱條款,公司法人及經營者都因可能缺乏經驗而難以準確進行把握。
規避簽訂合同的法律風險,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審核主體
審核主體,就是要確認與你交易簽合同人或公司是真實的,能簽訂合同的人。
審核方法:如果對方是公司,可通過全國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查詢是否合法存在。如果対方是個人,應當看對方身份證原件,并復印下來。
2.審內容
審內容主要審核書面記錄的事項與口頭商定的事項是否完全一致,是否有錯漏,增加。
還要審查文字表述是否存在歧義。實踐表明,審內容至少要反復三次以上。
3.當面簽署
合同應當雙方當面簽字與蓋章,防止對方偽造或欺騙。
同時,簽字應同時按指模,合同多頁時,每頁均要簽字,蓋涉及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