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工傷家屬怎么處理_員工工傷怎么處理,減少企業損失?
特邀律師
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可以去做的。你們可以這樣去獲得工傷賠償:
第一,工亡職工的家屬與單位協商,確定賠償的額度。如果雙方達成協議,家屬一次性獲得賠償。對雙方而言,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也是合理合法獲得賠償的途徑。
第二,如果雙方達不成一致,家屬可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去辦理。首先,向事故發生地的人社局去申請工傷認定。其次,如果人社局認定職工為工亡,則可以計算工亡員工近親屬應獲得的賠償額度:(1)喪葬補助金,按工傷事故發生地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計算;(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工亡員工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具體給付額度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但有一個原則,各個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按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計算。
第三,計算出以上三項賠償額度后,如果單位給員工在生前繳納了工傷保險,則由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上述三項賠償;如果沒有繳納,則由單位支付給工亡職工的親屬。
第四,如果單位既未繳納工傷保險,又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工亡員工的親屬可申請勞動仲裁,裁定單位給付。雙方對裁決結果不服,均可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生效后,如單位還不履行,工亡員工的親屬就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了,由法院強制單位給付工傷保險待遇。
綜上以上各個辦法,無論是協商、和解,還是仲裁、訴訟,都是合理合法地去維護自己工傷權益的方法。你們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去具體使用。
首先要分清你親戚的單位,是個體還是國企,如果是個體,就看你們之間有沒有合同,最好是走法律程序,以免以后有什么后遺問題,如果是國企,就牽扯到以后工傷保險待遇,退休問題了,咨詢一下當地法律部門吧。
1、即使第一天也可能算工傷2、并非所有交通事故都算工傷,需要“非本人主要責任”3、即使滿足第1、2,還需要考慮是否是在職工上下班的合理路線才可能是工傷4、上班第一個月,即使屬于工傷,最終公司負責,次月起才走工傷基金5、以后老板要學會找律師,找律師咨詢如何買保險,找律師咨詢買保險后和員工簽訂投保協議,最大限度轉移用工風險——不然,有的老板出了保險費賠給出事的員工的家屬,家屬還能堵你的大門鬧
企業在從事生產過程中,由于產品加工生產的工序和使用的機器設備等,難免會發生工傷事故,且事故多集中發生在勞動強度密集度較大的生產企業。企業能否有效預防和減少工傷事故,關系到企業能否減少經濟損失,同時也避免員工受到傷害。
職工發生工傷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使工傷職工得到及時救治。對輕傷,可以到本單位的內部醫療機構進行簡單處理;但對傷情嚴重的,應當將傷者盡快送到附近有相應處理能力的醫療機構進行搶救。
企業在搶救過程中一定要搶時間,以滿足緊急救治工傷職工的需要;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在運送傷員時,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運用科學的衛生防護手段和技術,使傷情得以控制,以免加重病情。
企業應及時向社保部門書面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并依規定申請醫療補助。
企業主動參加工傷保險,減少工傷事故帶來的損失。盡管企業采取了預防工傷事故的措施,但仍可能會發生工傷事故,為了減少工傷事故對員工個人帶來的生理和心理傷害,降低企業因工傷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企業應參加企業工傷保險統籌。
針對一些特殊崗位可適當為員工購買意外傷害商業險,分擔企業和員工的經濟負擔。企業對一些特殊工種發生意外傷害概率較高的崗位員工,再額外辦理商業保險。萬一發生安全事故,也可以有效分擔企業和員工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