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 子女學前教育怎么填寫_子女教育幼升小學怎么填個稅?
特邀律師


子女教育幼升小學沒有稅可繳,可填。因為我國現在已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孩子從小學一年級直到初中畢業,是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的。但生活支出除外。
【子女教育】欄的填寫方法如果沒有子女或者子女已經畢業的話就不用填寫,如果有子女且在上學的話再填寫,填寫時注意準確勾選孩子受教育階段。
子女教育
享受條件:
(1)子女年滿3周歲以上至小學前,不論是否在幼兒園學習;
(2)子女正在接受小學、初中、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技工教育) ;
(3)子女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上述受教育地點,包括在中國境內和在境外接受教育。
標準方式:
每個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多個符合扣除條件的子女,每個子女均可享受扣除。
扣除人由父母雙方選擇確定。既可以由父母一方全額扣除,也可以父母分別扣除500元。
扣除方式確定后,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起止時間:
學前教育:子女年滿3周歲的當月至小學入學前一月;
全日制學歷教育: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學當月——教育結束當月
特別提示:因病或其他非主觀原因休學但學籍繼續保留的期間,以及施教機構按規定組織實施的寒暑假等假期,可連續扣除。
填寫滿三周歲的那個月,即11月。學前教育: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處于學前教育階段。學前教育只以“年滿三歲”為條件扣除,不論是否就學
如實填寫子女入學時間,當子女超過年滿3歲,個稅會自動扣除子女教育的
2018年新的稅法已經于本月正式生效,根據新的個稅法,除了提升免稅額之外,另外對于六項專項扣除,大大減輕了個人的納稅負擔。為了便于說明,本文以一個小例子進行解釋,新新政實施后,個人如何納稅的。
舉個例子
本文以月收入1.2萬元為例(該金額可以覆蓋我國90%以上的個人收入了),如果在良心企業里,很多1.2萬的月收入的個人均無需再繳納個稅了,但是在坑爹的企業里,稅收照樣需要繳納。
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系稅前可以扣除的項目,具體的繳納比例如下圖所示,當然這個是你遇到良心雇主的時候繳納的比例,遇到黑心的企業(大部分都是),繳納比例降低就算了,部分甚至違規直接未給予繳納(不過這類一般存在于小作坊及小企業之中),我們暫時以最高的規定的標準進行計算(可以根據自身繳納的比例,把自己的工資收入帶入計算)。
養老保險:個人繳納的比例為8%,即繳納額:12000*8%=960元;
醫療保險:個人繳納的比例為2%+3元,即繳納額:12000*2%+3=243元;
失業保險:個人繳納的比例為1%,即繳納額:12000*1%=120元;
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由單位繳納,個人無需承擔。
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的比例為12%,即繳納額:12000*12%=1440元;
扣除五險一金后,剩余的工資為:12000-960-243-120-1440=9237元;
再扣法定的5000元免稅額度,此時需納稅金額為:9237-5000=4237元。
專項扣除
根據新的稅法規定,在以下六項專項費用中,可以扣除免稅額度:
1.首套房房貸利息:結婚前夫妻雙方分別抵扣1000元,如果是結婚的,一方扣1000或者雙方各扣500元。
2.住房租金:住房租金的抵扣前提條件是沒房,也就是說和首套房貸利息抵扣只能二選一,目前住房抵扣的標準分為三個檔次:1500元(直轄市、省會、計劃單列市)、1000元(市區人口大于100萬人)、800元(市區人口小于100萬人)。
3.贍養老人:獨生子女2000元,多個子女互相協商分配,最多抵扣就是2000元,且父母必須年滿60周歲以上。
4.子女教育:最多1000元,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享受。
5.繼續教育:繼續教育,最多只能享受48個月,且每個月最高400元;
6.大病醫療:一年最高8萬元,且抵扣的系超過1.5萬的醫療費用(即你看病在1.5萬元以內的沒得抵扣,超過1.5萬的才可以抵扣)。
扣除5/6這兩個發生幾率極小的情況,一般而言,個人最高每月可抵扣4500元:1500(住房租金)+2000元(獨生子女)+1000元(子女教育),最差1466.67元:800元(房租)+666.67元(三個子女)。至于六項專項扣除所需要的材料,大家可以詳看下圖。
如果是最高的扣除,已超過上述計算的4237元,完全可以免稅;如果是最低的,那還要納一點點稅(大概幾十元)。
總結
由于每個人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扣除數不一樣,五險一金繳納的比例也不一樣,故而最終繳納的稅費也不一樣,大家可以參考上述分析,把自己的情況帶入計算。
隨著新個稅法的推出,我們用戶個人可以通過自行下載“個人所得稅”APP進行填報專項附加扣除,對于減輕生活負擔,增加居民收入還是有較大的積極意義的。
那么對于子女教育的專項申報又該如何進行呢?讓浮云君來手把手教大家。
(1)準備相關材料
1.首先了解子女目前受教育階段的信息,包括受教育階段、受教育時間段、學校信息等。
2.準備好自己、配偶以及子女的身份證號碼(假如沒有配偶,可不填寫)
3.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義務人的姓名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選填)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查詢方式:直接在百度搜索“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我們可以使用企業的組織機構代碼、組織機構名稱或是機構登記證號進行簡單、快捷的查詢)
(2)填寫基本信息
包涵個人手機號、電子郵箱以及聯系地址。填寫好后點擊下一步。
(3)子女教育信息填寫
選擇需要扣除的年度以及勾選自己的子女。假如子女的信息沒有顯示出來,也可以手動進行添加。填寫子女的身份證號碼、姓名、國籍、出生日期即可。過程還是非常簡單、方便的。
(4)設置扣除比例
在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信息表中將個人相關信息填寫完備。
題主詢問的當前教育階段起止時間填寫的應該為當前學年的受教育時間。
(表格來源于國家稅務總局官網,大家可以登錄自行查詢)
(5)子女教育專項扣除相關細則
圖片來源于國家稅務總局官網,上面有詳致的解釋說明,想要進一步了解的朋友也可以登錄網站自行查看。
對于我們普通居民而言,個稅專項扣除確實是個好消息,能省下不小一筆開支。但是對于廣大月薪不滿5000元的社會群體而言,并無太多實質性的益處。努力提升最低工資標準,讓社會大眾都能獲得經濟發展的果實才是當務之急。
目前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分教育階段填寫,分為學前階段、義務教育階段、高中階段、高等教育四個階段。教育階段不同,需要重新添加子女教育信息,像小學升初中都屬于義務教育階段,不需要添加或修改子女教育信息。
先看一個案例:
李先生兒子在今年9月幼升小學,個稅APP中改過了,9月累計扣除金額應該是9000元,但是自然人申報系統顯示6000元 ,金額不對怎么回事?
李先生是這樣修改的,找到專項附加扣除記錄,修改學歷教育信息-教育階段,學前教育改成義務教育、修改了起止時間。
提醒:這樣修改是不正確的做法,之前的子女教育信息已經傳遞到自然人申報系統,在稅前做了扣除,不能隨意刪除或修改。
正確的做法:新增一條該子女的教育記錄,教育階段選“義務教育”。操作方法如下:
(1)原有教育信息保留
(2)新增一條該子女的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