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繳費基數怎么算_繳費基數如何計算?
特邀律師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的工資收入為基數,不同地區的工資水平不同,可按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60%控制。
正常情況下,社保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的所有工資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
按照實際工資的60%來作為繳費,實際指的是繳費指數,繳費基數實際上就是每月用人單位支付的稅前工資。現就相關問題分享如下:
第一,什么是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繳費基數就是我們繳納社保時收入的起點線。一般來講,在崗職工每月由用人單位支付的稅前工資,是社保繳費的基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資總額。這個工資總額之所以以稅前實際工資來作為依據,主要涉及到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因為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是依法繳納社保和專項扣除后的實際工資額。社保繳費基數單位繳費部分,是按照職工工資總額來確定,個人是按照本人實際工資來確定,也可以按照當地政府部門公布的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繳費基數,不管以實際工資還是社平工資,都必須要事先向社保保部門申報繳費方案,經社保部門審核同意后,作為每月繳納社保的依據。
第二,可以按實際工資的60%交嗎?
這是完全可以的。這實際上就是繳費指數的問題了。繳費指數就是根據繳費基數來確定社保繳費的百分比,通俗一點就是就是繳納的倍數或者是繳費檔次。目前全國大部分地方對于繳費指數有三個通行的標準,即最高的300%,中間的100%,最低的60%,像北京等地還有40%的。這里300%的與60%的相比,在同等繳費基數的情況下,其繳費金額相差了5倍,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養老金只有兩三千,有的人有上萬元的根本原因。單位在崗職工的繳費指數一般是由用人單位決定后報社保局備案,靈活就業人員可根據社保部門公布的繳費方案進行自主選擇,一般每年可選擇一次。
總之,繳費基數是由本人實際工資或是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的,繳費指數是在繳費基數的基礎上,由用人單位確定,報社保部門確定后來執行的,靈活就業人員是根據社平工資來自主選擇,每年可選擇一次。
假設繳存比例是20%
基數是4000,那每月你交800,公司幫你交800,一共1600,你納稅所得額是3200(應該不納稅)
然后這個公積金的繳存基數是這么算的:
職工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基數=職工上年工資總額÷12搜索 工資總額計算口徑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統制字[1990]1號文)為依據,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新參加工作或新調入職工當年繳存基數為職工本人首月工資總額
如果你沒有加班,也沒有加工資,也沒有其他加項,你下一年的繳存基數仍然是4000。
但如果你有加班費/年終獎/過節費/各種飯補車補(過節費一般來說如果發現金的話就不計入這個加項了)
那基數就是4000*12個月+加班費+年終獎+飯補車補的總和/12個月
也就是你所有所得,12個月應發工資的平均數作為基數來繳納公積金
例:你每個月500加班費,年終獎是兩個月的基本工資,飯補車補300一個月
你今年年收入就應該是:(4000+500+300)*12+4000*2=65600
下一年的公積金繳納基數是 65600/12=5466.67(應該要換成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