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外資持股限制_金融機構對外資放開限制究竟好不好?
特邀律師
貿易戰的結果。對內再怎么狠三狠四,對外也只能慫,這就是某組織的水平。
深股通現首只限購股,說的是大族激光,外資買入比例達到28%,觸及限購線。為此,有些人認為應該放寬外資持股比例,讓外資多買些。對此,我是這樣看的:
第一,這是好事,外資進來的多,說明現在大盤在底部,A股具有投資價值。在買入大族激光的同時,外資也買入了不少其他A股。大族激光不是第一只,也肯定不會是最后一只。就A股如此大的盤子來說,外資進來的越多,對推高指數越有好處。觸及限購線,也說明前段時間外資進入的消息是準確的。因此,對價價值投資者來說,如果不會選股,跟隨外資買入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業界呼吁放寬外資持股比例一事,我以為可以放寬,但不能亂放。按照上市公司的規定,假如外資持股超過一定比例,成為第一大股東,會控制公司。所以,從很多資料里,我們會發現大股東之間經常進行股權之爭,爭奪的就是公司的控制權。就連巴菲特也干過這樣的事,控制公司股權后,改變公司的主營業務和經營計劃。所以,我認為應該有限度放寬外資持股比例,不能讓外資完全控股。特別是對一些具有國家知識保護產權的上市公司,應該在外資持股比例上有限制。
第三,不得不感嘆,外資抄了A股的底。外資買入大族激光,達到28%的比例,數量相當多,肯定不是三天、五天就能完成的,估計很早就開始買入了,說不定在大盤2500點的時候,外資就動手了。記得李大霄曾經說過,讓外資把A股里的好股票買沒了,很是心疼。看來,李大霄說有些觀點是正確的。按照外資持股習慣,以十年左右為一個周期,屆時他們買入的股票說不定就能翻一倍以上,賺的錢不是一丁點啊!
總之說,如果放寬外資持股比例,外資肯定會買更多,但這個比例絕對不能達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程度!
以上是小不點的感悟,歡迎朋友們評論!
金融市場是把資金從閑置貨幣人的手中轉移到資金短缺的人手中。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等金融市場是將資金從沒有生產用途的人向有生產用途的人轉移,從而提高經濟效率。運轉良好的金融市場是經濟高速增長的一個關鍵要素,同時金融市場上的活動對于個人財富、企業和消費者行為以及經濟周期都有著直接的影響。
金融市場或金融機構有序開放是有必要的,因為這有利于本幣與國際資本的融通,利于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內外金融渠道的暢通。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是發展趨勢,資本的寬松與金融市場的技術創新開始讓全球更多的籌資業務轉向歐洲與亞洲,這有利于平衡全球金融結構,是發展中國家不斷發展的需求。
但是金融市場開放是一把雙刃劍,由于現代經濟的金融化過于嚴重,尤其是華爾街的金融衍生品的泛濫,使金融成為了美國轉嫁債務危機與剪世界羊毛的主要手段,所以國內的金融體系目前是筑盾還是鑄劍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由于新中國的金融體發展晚,所以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些弱勢,民眾的金融意識比較差,所以中國的金融開放要將筑盾放在首要位置上,在開放過程中要加強金融監管,防止國內過度金融化與外部的金融病毒輸入這是至關重要的,要嚴密維護國家金融安全,要保護國民財富,不然國家財富容易被掏空。所以國內的金融開放一定要穩健,可以說金融開放問題是與中國的發展成敗緊密相連的,是經濟改革的深水區。
金融機構的開放顯然會給銀行等金融機構帶來成本、風險、信息等多方面新的挑戰,容易對國內金融形成一定的沖擊,會給國內帶來新的不平衡,而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如財務公司、共同基金、貨幣基金、對沖基金與投資銀行等投資中介機構的介入,必然會影響國內金融結構的改變與金融創新,而且容易倒逼國內資本賬戶的開放與人民幣的改革,這就要求國內必須確保金融體系的健全性,所以要對以下金融工作有所加強。
1、要堅決防止出現金融恐慌及金融危機現象;2、準入限制要清晰明確,境外機構進場要合法合規,進場的國際機構信譽要優良,監管要嚴格;3、進場的國際金融機構信息披露要透明化,會計監督要嚴格,要定期審查賬簿,向公眾公開必要信息;4、資產與業務活動要明確,境外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活動和所持有的資產要受到嚴格限制,要避免出現混業經營等危害國內金融體系安全的問題;5、存款保險制度要完善;6、妥善管理競爭問題,要對惡意競爭加以限制;7、加強利率管制。
金融開放其根本目的就是為實體經濟服務,如果金融開放脫離這一根本目的就一定會嚴重干擾以及打擊國民經濟發展,所以國內金融開放的核心要明確,引進國際金融機構是為了強化自身金融的管理能力、技術與安全,是為了更好地走向國際,絕不是引進復雜泛濫的金融產品并走過度金融化之路,而將金融開放引入誤區。
新能源汽車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是指,因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外資車企要想在中國建廠,就必須與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進行合作,建立合資企業,并且中國車企的股權比例不能低于50%,由目前的合資車企來看,中國本土車企都是占有絕對的控股地位。新能源汽車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就,沒有中國車企的股權比例不能低于50%這個硬性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