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評審應由什么領導進行_管理評審如何進行?
特邀律師
不是同時進行的!這兩個評審不是同一個概念!內審是對質量體系的文件的執行情況,文件的一致性等作日常 的審核,可固定時間,也可不定期進行!而管理評審通常是對管理層與整個質量體系的審核,是最高管理者為評價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進行的活動。管理評審的主要內容是組織的最高管理者就管理體系的現狀、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方針和目標的貫徹落實及實現情況進行正式的評價,其目的就是通過這種評價活動來總結管理體系的業績,并從當前業績上考慮找出與預期目標的差距,同時還應考慮任何可能改進的機會,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對組織在市場中所處地位及競爭對手的業績予以評價,從而找出自身的改進方向。時間安排:內審可以每月一次,可管理評審通常半年一次!
一、 準備評審資料:
參加評審的人員在接收到管理評審的會議通知后,根據其內容要求準備好相關資料。
1管理者代表準備:
A 內部審核/客戶審核/認證審核的結果,不符合項的關閉情況;
B 以往管理評審的跟蹤措施;
C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
D 可能影響質量管理體系變更的因素;
E 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總體有效性。
2品管部準備:
A 顧客投訴情況和處理情況;
B 產品質量的符合情況;
C 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
3PMC部準備客戶滿意度的總結及改善的情況。
4行政部準備收集員工的改進建議。
5各部門準備對本部門的業績報告和執行質量管理體系執行的情況和改善質量管理體系所提出的改進建議。
二、會議召開:
1 總監主持管理評審會議,文控科作好簽到和會議記錄。
2各部門主管提交在本部門業績報告,陳述執行質量管理體系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3到會人員針對上述報告事項進行討論、分析,總結形式決議,由總監做出決定。
三、評審結論:
評審的結論應包括以下方面:
1 對質量體系有效性的評價。
2 對產品質量改進的評價。
3 對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提供必要資源。
四、評審報告:
1 管理者代表根據會議討論結果編寫>,其內容包括評審日期、內容、參加人員、評審結果及改進措施等。管理評審報告經總監批準后予以發布,并作好記錄。
2 各部門針對管理評審報告提出來的決議和整改要求制定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并貫徹落實。品管部跟蹤和驗證其措施的有效性。
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大致可分下列幾個步驟進行:
1、 確定任務。如果是例行審核,則按年度計劃規定進行;如果是特殊審核,則是明確目的和受審的部門或條款。每次審核還要明確采用的依據。任務確定后要按程序由有關領導批準下達。
2、 審核準備。由管理者代表指定審核組成員組成審核組。審核組長應領導全組編制好具體的審核計劃日程表并把審核任務分配到每個審核組成員。每個審核員應編制檢查表,經組長審核后實施。同時全組應集中有關文件(如標準、手冊、有關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加以審閱。審核計劃日程表確定后應及早通知受審部門負責人征得同意,并請他決定一位部門的發言人及陪同人員。
3、 現場審核。審核組應準時到達審核現場,召開一次正式的首次會議,說明審核的目的、范圍、依據和方法。如果是例行審核,而且只對一個部門進行審核,這種首次會議可以適當簡化。現場審核應以事實為根據,以標準或其他文件的規定為準則,收集客觀證據,作出公正的判斷。如發現不合格,要按規定填寫不合格報告,并請受審部門領導對事實表示認可(簽字)。現場審核以末次會議結束。在末次會議上,審核組應報告審核結果,宣讀不合格報告,并請受審部門負責人填寫糾正措施計劃
4、 編寫審核報告。審核組長應按規定格式根據審核結果編寫審核報告。此報告經管理者代表審定后正式下達給受審部門。
5、 糾正措施的跟蹤。質量管理部門應會同審核組對糾正措施計劃的進行跟蹤驗證。
6、 全面審核報告的編寫和糾正措施計劃完成情況匯總分析。如果是例行審核,則在所有的部門及條款審核完成后(一般是一年后),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應根據各部門的審核報告,匯總編寫出一份全面的審核報告,并分析評價整個體系的有效性;還要與上次內審結果相比較,評價其進步情況;同時對全年各部門實施糾正措施加以匯總分析。這種結果均應上報最高領導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之一。 以上各個步驟均應在內審程序中明確規定。內審程序應根據每個組織的實際情況編制,但這些主n要步驟的內容都是不可以缺少的。
管理評審 總經理每年定期在十二月份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一次系統的會議評審,當有需要時,總經理可臨時組織進行專項管理評審。 區別: 1、參加人員不同; 2、采用方法不同; 3、工作環境不同; 內審結果是管理評審的輸入。 4、目的不同,一是符合性(內審)一是三性(管理評審 有效性、適宜性、充分性) 5、可能會頻率不同,一般內審會比管理評審的次數多; 6、內容不同,內審會更具體一些,而管理評審相對宏觀一些; 7、組織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