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泄露了該怎么辦_個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特邀律師
您提的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泄露。一,從民事角度的角度來分析的話,可能涉及到一個侵犯個人隱私的一個問題,這是一個民事侵權的行為,這種情形呢應可以去法院起訴起訴的方式進行維權。二,如果是嚴重的情形,比如說是大規模的泄露,多數人的個人信息,特別是存在有販賣個人信息盈利的這種情況的話,那可能就涉及到刑事犯罪的問題,刑法中有一個罪名叫做非法侵犯公民信息罪。如果是嚴重到已經構成犯罪的那這種情況呢,就應該向公安機關進行一個舉報。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我的回答!
謝邀!
首先說,什么是公民個人信息?
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快遞公司、電信公司、銀行、學校等單位會通過不同方式掌握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
因為信息會產生價值,所以信息也就時不時的被泄露。
有數據顯示,七成網民的個人信息早泄露。
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1、更換賬號和密碼。
個人信息泄露,要及時的更換賬號和密碼。
賬號泄露,登錄賬號,賬號下的各種信息都會流出。一旦發現賬號泄露,要及時終止使用泄露的賬號,切斷泄露源;密碼往往與個人信息有某種關聯,個人信息泄露,要及時的更換密碼,防止造成經濟損失。
2、收集證據,以備起訴之用。
個人信息泄露,而且自己因為信息泄露造成了經濟損失,那么根據信息泄露的線索可以知道自己財產損失的路徑,這樣就能夠為自己追回財產提供條件。
3、報警。
信息泄露后,會收到不少的電話或者郵件。有的電話就是詐騙電話,一但報警,警方就會有記錄,這樣不但可以保護自己的權益,也能間接保護他人的權益,因為報案的人多了,騙子的空間也就自然減少了。
我們在網上所留下的任何痕跡,都會保留下來。通過一些手段,技術高手們能夠還原數字化的人們。
近日,根據公安部統一部署,多等地公安機關統一行動,摧毀3個通過互聯網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并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復制、盜刷銀行卡的犯罪團伙,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1名,查獲被竊公民個人信息20多億條。
然而,這僅僅是眾多竊取個人信息案件中的一例。在目前,你的個人隱私值得多少錢?這個問題可能不好回答。
但是在美國,根據媒體報道,美國偷情網站Ashley Madison的母公司Ruby Corp表示,同意支付1120萬美元,就前年泄漏約3700萬名客戶資料的訴訟達成和解,每名客戶最多可以獲賠3500美元。
根據Gemalto的報告顯示,2014年發生了超過1500起數據泄露事件,其中54%的數據泄露事件涉及用戶隱私和金融方面的信息。總體上,數據泄露事件相比較2013年增長了49%,同比增長78%。
在中國,數據泄露事件也是層出不窮。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徐玉玉案。該事件的關鍵就是徐玉玉的個人隱私被非法買賣,導致其上當受騙。
此外,2014年,支付寶爆發了數據泄露丑聞,超過20G的支付數據資料被支付寶前員工從系統中竊取出去,并出售給第三方電商公司、數據公司。
而2016年12月,京東12G的數據泄露并在網上被非法買賣,這些數據包括用戶名、密碼、郵箱、QQ號、電話號碼、身份證等多個維度,多達數千萬條。
中國的互聯網雖然很發達,網民數達到世界第一,但是個人隱私保護意識還很落后。在網絡上,你的個人信息涉及很廣,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電話、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比如,現在App發達,使用共享單車需要實名認證,使用地圖類軟件會留下足跡。
根據《人民日報的總結》,人們的信息會有這9種方式進行泄露。
1.各種單據
車票、機票以及快遞包裹上的物流單等,都包含你的個人隱私,千萬不要隨手丟棄。
2.網上互動
在微博或朋友圈中,一些評論或轉發會出現諸如姓名、職務等信息,對此互動應該注意保護隱私。
3.電子郵箱
QQ郵箱顯示QQ號碼,不法分子可從個人資料、空間等渠道獲取網友信息,因此不要隨意留郵箱,可以把QQ郵箱地址中的QQ號改成其他用戶名。
4.社交賬戶
在社交賬戶如實填寫個人信息(姓名、手機號、住址、學校等)會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所以謹慎填寫身份信息。
5.街邊“問卷”
商家邀請參加填寫“調查問卷”,一般會要求寫聯系方式和住址等,對此要留心等。
6.網上簡歷
網上投簡歷一般有身份證號、住址、聯系方式等詳細個人信息,要做到不要把簡歷隨意給別人。
7.復印資料
各類考試報名、應聘面試等,常復印有個人信息的資料,一些打印店會偷偷留底在轉手賣出,對此復印完資料后,確保刪掉個人資料。
8.“個性化服務”
不少商家通過手機客戶端定位用戶,推送商品或服務,用戶被“實時”監控,在此提醒,不必要的定位服務要隨手關掉。
9.免費WIFI
無線網絡登錄的等級加密較低,加上有些手機軟件沒有數據保護措施,使得黑客能截獲個人信息,對免費WiFi不登或謹慎登錄。
誰的身份證信息沒被泄露?有嗎?
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
正好剛回答了《如何在互聯網時代保護個人隱私?(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42543193516671246/)》,請先參閱。
個人信息泄露已成為全球性議題,為此,目前全球107個國家已經制定了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立法,2018年也是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法律密集出臺的一年。
2月5日,新加坡議會通過網絡安全法;
7月1日,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完成了對1988年聯邦隱私法的修訂;
7月27日,印度高級別委員會正式發布了《2018年個人數據保護法草案》;
8月14日,巴西通用數據保護法正式通過;
9月,我國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已被列入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并列入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第一類項目。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法律法規往往滯后于科技的發展和犯罪分子的“進化”,我們能做的主要是以預防為主,提高個人信息安全意識,比如陌生WIFI不連,來源不明的App不安裝,支付寶、微信建議不要開啟免密支付,瀏覽網頁多留一個心眼兒,警惕釣魚網站,特別是在登錄網銀、網購賬戶的時候。假如有一天你真的因為個人信息泄露而造成了財產損失,記得第一時間打電話報警。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通常情況下沒什么影響。僅僅是泄露一個身份證號碼而已,丟失身份證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別人冒用主體資格去從事詐騙的活動,所泄露的僅僅是你的號碼和姓名,問題不大,即使有人仿造了身份證去詐騙,但是一經查實不是當事人所為,還是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
大家不要把破舊的手機扔掉或者賣掉,更不要送人,現在手機是每個人的必備品,幾乎所有的財產都在里面,現在的網絡黑客是很厲害的,不要為了貪一時小便宜賠掉了自己所有的財產,雖然他不知道你的支付密碼,但是當今社會什么最多?騙子最多,他們會用你手機聯系你的家人,朋友,親戚,以你的名義去借錢,要錢,這樣的事現在太普遍了,一個不留神就會吃大虧,所以大家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所有信息,以及財產,一旦泄漏,如果不是太大損失,估計是沒有取回的機會了?。?/p>